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小禾专利>正文

可视化结构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034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视化结构分析系统,属于建筑结构建模系统的技术领域。包括前处理模块、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三个部分,建筑结构的建模、分析过程如下:前处理,利用前处理模块具有的基本绘图功能建立结构模型,并在结构模型上添加各种荷载和边界条件;计算,计算模块读入由前处理模块形成的输入数据文件并进行计算;后处理,根据计算模块形成的后处理文件,在结构模型上绘制各种对应图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结构分析系统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准确和快速的建立各种建筑物的空间结构模型,且整个模型建立的过程是完全可视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结构建模的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建模的速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模型可视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建模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建模过程可实时 观察的可视化结构分析软件。
技术介绍
结构分析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现在在国内外己经有许多通 用和专用的结构分析软件。早先,计算程序需要的输入数据文件是由用户编写 后再输入到计算机中去,对于比较复杂的结构,这种过程是极其烦琐且容易出 错的。现代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 一般的建筑结构往往有 成千上万根杆件,再用手工编写输入数据文件是不现实的。当前,所有的结构 分析程序都有前处理部分,但许多程序的前处理功能不强,主要体现在建模过 程麻烦,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修改不方便。例如,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复杂空间网架的建模过程就非常麻烦,它需要先找出组成网架杆件布置的函数 关系,然后利用*00循环命令流实现建模过程,对于许多复杂的结构,函数关系 不容易找出,而且有的结构根本找不到函数关系。另外,由于ANSYS是国际上最为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许多CAD软 件都与它有接口,可以将其它CAD软件的建模结果转换为ANSYS的数据,但这 些CAD软件多数是将机械上的建模结果转换为ANSY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视化结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模块、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三个部分,建筑结构的建模、分析过程如下: (1)前处理,利用前处理模块具有的基本绘图功能建立结构模型,并在结构模型上添加各种荷载和边界条件,结构模型建立后自动形成计算模 块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文件; (2)计算,计算模块读入由前处理模块形成的输入数据文件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束后输出计算结果,并形成后处理模块所需要的后处理文件; (3)后处理,根据计算模块形成的后处理文件,在结构模型上绘制各种对应图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禾凌道盛林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小禾凌道盛林书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