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236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保护板、第一弹性导电件、第二弹性导电件以及固定帽。保护板间隔安装于电芯的上方,且保护板的顶面具有金属触点。第一弹性导电件的上端抵接于保护板的底面并与保护板的正极电性连接,下端抵接于电芯的顶端并与电芯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二弹性导电件的上端抵接于保护板的底面并与保护板的负极电性连接,下端抵接于电芯的顶面并与电芯的负极电性连接。固定帽套设于电芯的外周,固定帽的内顶壁与保护板的顶面相抵接并位于金属触点的外周。上述结构取消了传统的镍片加镍带的连接结构,减少了人工多次点焊的工序,因而能够简化电池的组装工序,组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由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在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过低温使用时,容易损坏。为此,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都加装有电池保护板,以对锂离子电池的电芯进行保护。

2、目前市场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与保护板通常采用镍带连接,在保护板的正极与负极上分别先点焊引出镍片,然后将两根镍带分别点焊在两块镍片上,再把保护板正极的镍带另一端点焊至电芯的正极,将保护板负极的镍带另一端点焊至电芯的负极,将保护板和电芯通过镍带连接好后,再套入固定帽,把保护板固定在电芯上面,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多次点焊,加工工序较多,耗费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能够简化电池的组装工序,组装更加方便。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保护板,间隔安装于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保护板的顶面具有向上凸起的金属触点;第一弹性导电件,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的上端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300)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弹性导电件(310)的上端均贴装于所述保护板(200)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300)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件(310)均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200)与所述电芯(10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支架(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00)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300)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弹性导电件(310)的上端均贴装于所述保护板(200)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300)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件(310)均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200)与所述电芯(10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支架(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00)开设有两个第一让位槽(401),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300)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让位槽(401),所述第二弹性导电件(310)穿设于另一所述第一让位槽(4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200)与所述固定帽(50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支架(410),所述固定帽(500)的内顶壁通过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10)与所述保护板(200)的顶面相抵接,所述第二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乃靖颜楚舒何绍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