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对于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来说,其受光面无任何金属电极遮挡,光电转化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得该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2、但是,在采用焊带串接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切割出的电池片、边缘汇流带及中间汇流带制备光伏组件过程中,由于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均位于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焊带与电池片之间膨胀系数差异比较大。这种膨胀系数的差异叠加光伏组件的中间汇流带无法有效移动,在光伏组件的层压工序中,会使与中间汇流带连接的电池片的边缘受到比较大的挤压力,导致与中间汇流带连接的电池片的边缘具有比较高的隐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所包括的电池串中,靠近光伏组件边缘的电池片与边缘汇流带通过第一直线型连接件连接,在该第一直线型连接件的连接作用下,使边缘汇流带能够根据靠近光伏组件边缘的电池片的移动,发生相应的位移,以避免第一直线型连接件产生针对靠近光伏组件边缘的电池片的应力,另外,位于光伏组件中间区域的电池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串(10)、边缘汇流带(20)、中间汇流带(30)、第一直线型连接件(40)及非直线型连接件(5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型连接件(50)包括:第一直线段(51)、可形变弯曲段(52)及第二直线段(5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串(10)、边缘汇流带(20)、中间汇流带(30)、第一直线型连接件(40)及非直线型连接件(5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型连接件(50)包括:第一直线段(51)、可形变弯曲段(52)及第二直线段(5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令先,陈斌,汤坤,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