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地下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地下工程明挖施工时,为确保明挖基坑的稳定需要设置大量围护桩,施工期间的围护桩可与地下结构侧墙叠合,共同抵抗水土压力。目前围护桩与地下结构墙的叠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
2、例如专利号为cn201710281580.x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它涉及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
,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外形美观新颖,能够保证使用人员进行便捷的操作和使用,同时既能够降低投入成本节省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操作失误率,实现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3、因此,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缺点围护桩与侧墙的结合面难以处理,施工后整体性较差,不能保证有效的整体受力;围护桩与侧墙叠合后,无法做到地下结构的全包防水,地下结构投入使用后漏水严重,可能会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方桩(2),预制方桩(2)插入固定在预先水泥土桩(1)内,水泥土桩(1)设置在基坑内,预制方桩(2)通过预留防水接头(8)连接防水卷材(9);预制方桩(2)通过钢筋混凝土固定连接地下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固定有用于稳固的冠梁(10),基坑内设置有临时稳固的支撑(11)和挡墙(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2)内埋入固定型钢(3)和外贴防水带(7),外贴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方桩(2),预制方桩(2)插入固定在预先水泥土桩(1)内,水泥土桩(1)设置在基坑内,预制方桩(2)通过预留防水接头(8)连接防水卷材(9);预制方桩(2)通过钢筋混凝土固定连接地下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固定有用于稳固的冠梁(10),基坑内设置有临时稳固的支撑(11)和挡墙(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2)内埋入固定型钢(3)和外贴防水带(7),外贴防水带(7)与预留防水接头(8)组成整体构件;预留防水接头(8)折向预制方桩(2)的方桩结合面(2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卷材(9)与预留防水接头(8)粘接连接,预留防水接头(8)与方桩结合面(22)之间设置临时粘接件;预留防水接头(8)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方桩(2)、外贴防水带(7)、预留防水接头(8)和防水卷材(9)形成对地下结构(6)的现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玉田,张晋毅,谭现江,邓朝普,胡冰冰,赵子寅,于伯洋,李勋,丁凌霄,韩帅,郭凯,刘林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