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隧道消防领域,涉及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和热量迅速积聚,极易导致火势迅速蔓延,给人员疏散和灭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然而,传统的灭火方式较多依赖于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响应、自主高效处理火情的灭火系统对于提高公路隧道的安全性和智慧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现有的公路隧道灭火系统大多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灭火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灭火效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固定式灭火装置通常安装在隧道顶部或侧壁,无法根据火源位置进行灵活调整,对于远离装置的火源灭火效果不佳。移动式灭火装置虽然可以移动,但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响应速度慢,且操作难度较大。此外,现有灭火系统往往缺乏对火源位置的精准定位功能,尚不能实现定点灭火,且无法根据相应的火灾类型选择针对性灭火剂进行灭火,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灭火效果不佳。
3、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道体(1)顶部侧壁的连接轨道(2),连接轨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轨道(3),固定轨道(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7),固定轨道(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动力车(9)和U型块(10),U型块(10)和动力车(9)之间通过同一个连接支撑(28)连接,动力车(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25),竖杆(25)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6)、风速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27),竖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3);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走组件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道体(1)顶部侧壁的连接轨道(2),连接轨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轨道(3),固定轨道(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7),固定轨道(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动力车(9)和u型块(10),u型块(10)和动力车(9)之间通过同一个连接支撑(28)连接,动力车(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25),竖杆(25)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6)、风速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27),竖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3);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走组件包括转动贯穿在动力车(9)底部内壁的对称设置的两个转轴(31),动力车(9)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轮座(32),轮座(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移动轮(33),转轴(31)的一端与移动轮(33)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动力车(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与转轴(31)的底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灭火组件包括开设在空心盒(40)顶部的多个进料口(47),进料口(47)的上方固定连通有多个储存筒(45),进料口(4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空心半球(29),储存筒(45)的内部设置有灭火剂,储存筒(4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圆板(48),滑动圆板(48)压在灭火剂的上方,灭火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42),第二电动推杆(42)的活塞杆伸缩贯穿灭火箱(11)并与滑动圆板(48)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隧道体(1)底部一侧的消防主管(8),消防主管(8)与市政消防管网相连通,隧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7),防护罩(7)位于消防主管(8)的外壁并用于对消防主管(8)进行防护,隧道体(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消火栓(6),消火栓(6)与消防主管(8)通过管道相连通,消防支管(4)与消防主管(8)通过管道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的一种公路隧道轨道式自动旋转定点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喷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心盒(40)外壁的多个安装座(18),安装座(1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2),安装座(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0),第一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与转动座(2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座(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湃,朱代强,杨振,邢荣军,刘奕显,刘宇,谭家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