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更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换模夹具。
技术介绍
1、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快速更换模具已经被广泛应用,换模装置是连接线内作业与线外作业的重要工具。随着需要更换模具数量的增加,换模的效率就越来越重要。换模夹具作为换模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
2、现有技术中,换模装置大多采用人工进行作业。其不足之处体现在:1.人工作业换模时间长,效率低;2.换模要求精度高,人工方式无法保证一次装夹到位,需反复调整,无法保证换模精度,且换模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快速换模夹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换模夹具,其特征是,包括背板1、压紧机构2、底座9、气泵10、定位机构14和定位销座20一种快速换模夹具,其特征是,包括背板1、压紧机构2、底座9、气泵10、定位机构14和定位销座20;所述的背板1与所述的底座9固定连接;靠山7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9上;第一定位销1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9上;所述的压紧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3、第一转轴座4、第一连杆5、第一导向块6和压块8;所述的第一气缸3、第一转轴座4和第一导向块6分别与所述的背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5与所述的第一转轴座4铰接,其上端与所述的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一导向块6并与所述的压块8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14包括定位插块12、第二导向块13、第二连杆15、第二转轴座16和第二气缸17;所述的第二气缸17、第二转轴座16和第二导向块13
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体现在:由于采用气缸推动连杆实现定位插块和压块的下压,实现快速定位模具和压紧模具,避免了人工方式更换模具后装夹过程中的反复调整,实现了装夹模具一次到位,确保了换模的精度和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换模夹具,其特征是,包括背板(1)、压紧机构(2)、底座(9)、气泵(10)、定位机构(14)和定位销座(20);所述的背板(1)与所述的底座(9)固定连接;靠山(7)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9)上;第一定位销(1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9)上;所述的压紧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3)、第一转轴座(4)、第一连杆(5)、第一导向块(6)和压块(8);所述的第一气缸(3)、第一转轴座(4)和第一导向块(6)分别与所述的背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5)与所述的第一转轴座(4)铰接,其上端与所述的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一导向块(6)并与所述的压块(8)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14)包括定位插块(12)、第二导向块(13)、第二连杆(15)、第二转轴座(16)和第二气缸(17);所述的第二气缸(17)、第二转轴座(16)和第二导向块(13)分别与所述的背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5)与所述的第二转轴座(16)铰接,其上端与所述的第二气缸(1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二导向块(13)并与所述的定位插块(1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换模夹具,其特征是,包括背板(1)、压紧机构(2)、底座(9)、气泵(10)、定位机构(14)和定位销座(20);所述的背板(1)与所述的底座(9)固定连接;靠山(7)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9)上;第一定位销(1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9)上;所述的压紧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3)、第一转轴座(4)、第一连杆(5)、第一导向块(6)和压块(8);所述的第一气缸(3)、第一转轴座(4)和第一导向块(6)分别与所述的背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5)与所述的第一转轴座(4)铰接,其上端与所述的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一导向块(6)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峰,王磊,孙鸿儒,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