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879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X轴向移动件,所述X轴向移动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拧紧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丝螺套装配技术领域。该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通过振动盘组件对无尾钢丝螺套进行竖直姿态的输送,配合X轴向移动件、拧紧模组和螺套定位的设置,实现无尾钢丝螺套的转动,在Y轴向移动件和夹持组件的配合下,实现对工件夹持定位的同时,为将无尾钢丝螺套移动至工件装配孔上方提供可靠的自动化编程条件,为无尾钢丝螺套的自动化装配提供可靠支撑,进而有效提高无尾钢丝螺套的装配效率,解决了无尾钢丝螺套的漏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螺套装配,具体为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雷达产品的轻量化设计,设计师通常考虑选择铝材作为产品结构件原材料,而结构件多以液冷机壳为主,在生产调试的过程中,机壳常常需要多次拆卸,多次拆卸易导致铝制件螺纹孔滑丝,因此,对于可能出现多次拆卸的机壳,设计师通常会考虑在铝制螺孔上安装钢丝螺套。

2、现有机壳大多使用无尾钢丝螺套,该螺套使用数量巨大,现有有尾钢丝螺套的自动化装配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缺乏有效的无尾钢丝螺套的自动化装配,导致无尾钢丝螺套的装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装配效率较低,而且,工人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疲劳,容易造成机壳上的无尾钢丝螺套出现漏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解决了现有无尾钢丝螺套的装配依靠人工,装配效率低的同时,容易出现漏装情况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X轴向移动件(2),所述X轴向移动件(2)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拧紧模组(3),所述工作台(1)上还固定连接有Y轴向移动件(4)和振动盘组件(5),所述振动盘组件(5)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螺套定位件(6),所述振动盘组件(5)用于对无尾钢丝螺套进行以竖直姿态输送至螺套定位件(6)处,所述螺套定位件(6)用于对无尾钢丝螺套进行夹持定位,所述Y轴向移动件(4)的移动端设置有夹持组件(7),所述夹持组件(7)用于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所述拧紧模组(3)用于配合X轴向移动件(2)将夹持定位后的无尾钢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x轴向移动件(2),所述x轴向移动件(2)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拧紧模组(3),所述工作台(1)上还固定连接有y轴向移动件(4)和振动盘组件(5),所述振动盘组件(5)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螺套定位件(6),所述振动盘组件(5)用于对无尾钢丝螺套进行以竖直姿态输送至螺套定位件(6)处,所述螺套定位件(6)用于对无尾钢丝螺套进行夹持定位,所述y轴向移动件(4)的移动端设置有夹持组件(7),所述夹持组件(7)用于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所述拧紧模组(3)用于配合x轴向移动件(2)将夹持定位后的无尾钢丝螺套转运至工件处,并将无尾钢丝螺套拧紧在工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模组(3)包括l型装配板(8)和拧紧头(9),所述l型装配板(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贯穿定位板(10),并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组件(12),所述旋转驱动组件(12)与拧紧头(9)相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12)包括u型板(13),所述u型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u型板(13),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花键转接件(15),所述拧紧头(9)的顶部开设有与花键转接件(15)相适配的花键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头(9)包括装配套(18),所述装配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9),所述限位环(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杆(20),所述延伸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螺纹套(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尾钢丝螺套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3),所述加固板(23)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环(19)相适配的第二u型槽(2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张柳许洪韬杨载斌林斌杨帆陈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