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797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阀座、单向阀一、单向阀二、伺服转阀一、伺服转阀二、弹簧油箱、端盖,端盖固定安装于缸筒,单向阀一安装于缸筒,单向阀二安装于端盖,缸筒设有内部油道L1与L2;活塞杆内端连接活塞,伺服转阀一与伺服转阀二安装于阀座,伺服电机一安装于阀座且输出轴与伺服转阀一连接,伺服电机一输出轴转动带动伺服转阀一旋转,伺服电机二安装于阀座且输出轴与伺服转阀二连接,伺服电机二输出轴转动带动伺服转阀二旋转,弹簧油箱包括油箱活塞和油箱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重量,提高高速运动时的散热能力,提升安装灵活度,减小阻力矩,避免侧向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


技术介绍

1、阻抗控制是一种用于描述机器人对外部力/力矩的响应性质的概念,而阻尼器则是实现阻抗控制的关键组件之一。通过将阻尼器与机器人连接,当外部施加力/力矩时,阻尼器会对机器人的运动施加一种阻尼效果。这种阻尼效果使得机器人具有减震作用,从而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传统的机械式阻尼器采用摩擦阻尼、粘滞阻尼或者弹簧阻尼,存在精度受限、易磨损、对温度敏感、阻尼调节困难等缺点。而液压阻尼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柔顺性、易实现变阻尼的特点,在机器人阻抗控制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然而,现有液压阻尼器存在功率密度低、快速运动时发热严重、关节易受侧向载荷、转动时阻力矩大、防水耐腐蚀性能差等不足。

2、因此,如何实现原理创新、构型创新,改善现有液压阻尼器的不足,是实现其在机器人关节上进行阻抗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降低重量,提高液压阻尼缸在高速运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活塞(2)、活塞杆(3)、阀座(4)、单向阀一(5)、单向阀二(6)、伺服转阀一(7)、伺服转阀二(8)、弹簧油箱(9)、端盖(12),所述端盖(12)固定安装于缸筒(1),所述单向阀一(5)安装于缸筒(1),所述单向阀二(6)安装于端盖(12),所述缸筒(1)设有内部油道L1与L2;所述活塞杆(3)内端连接活塞(2),所述伺服转阀一(7)与伺服转阀二(8)安装于阀座(4),所述伺服电机一(4.1)安装于阀座(4)且输出轴与伺服转阀一(7)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4.1)输出轴转动带动伺服转阀一(7)旋转,所述伺服电机二(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活塞(2)、活塞杆(3)、阀座(4)、单向阀一(5)、单向阀二(6)、伺服转阀一(7)、伺服转阀二(8)、弹簧油箱(9)、端盖(12),所述端盖(12)固定安装于缸筒(1),所述单向阀一(5)安装于缸筒(1),所述单向阀二(6)安装于端盖(12),所述缸筒(1)设有内部油道l1与l2;所述活塞杆(3)内端连接活塞(2),所述伺服转阀一(7)与伺服转阀二(8)安装于阀座(4),所述伺服电机一(4.1)安装于阀座(4)且输出轴与伺服转阀一(7)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4.1)输出轴转动带动伺服转阀一(7)旋转,所述伺服电机二(4.2)安装于阀座(4)且输出轴与伺服转阀二(8)连接,伺服电机二(4.2)输出轴转动带动伺服转阀二(8)旋转,所述弹簧油箱(9)包括油箱活塞(9.1)和油箱弹簧(9.2),所述缸筒(1)与活塞(2)形成无杆腔v1,所述缸筒(1)、活塞(2)、活塞杆(3)与端盖(12)形成有杆腔v2,所述缸筒(1)、活塞杆(3)与油箱活塞(9.1)形成油箱腔v3;所述油道l1与油箱腔v3连通,油道l1通过单向阀一(5)与无杆腔v1连通,所述油箱腔v3中油液可通过油道l1流动至无杆腔v1;所述油箱腔v3通过单向阀二(6)与有杆腔v2连通,油箱腔v3中油液可流动至有杆腔v2,所述油道l2与无杆腔v1连通,且通过伺服转阀一(7)与油箱腔v3连通,所述有杆腔v2通过伺服转阀二(8)与油箱腔v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半主动阻尼缸缩短时,所述无杆腔v1中油液受压缩,通过伺服转阀一(7)回到油箱腔v3,所述油箱腔v3中油液由单向阀二(6)补充至有杆腔v2,所述伺服电机一(4.1)通过带动伺服转阀一(7)旋转,调节伺服转阀一(7)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器人关节液压半主动阻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半主动阻尼缸伸长时,所述有杆腔v2中油液受压缩,所述油箱腔v3中油液由油道l1与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小平杨波房理想包颖炜李明杰蒋昊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