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中油水混合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858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1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中油水混合液分离装置。技术包括罐体,罐体由槽体、上封头和下封头组成,所述上封头为透明材质制成且呈倒置的漏斗状,槽体的侧壁穿装有进液管和出水管,上封头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加热组件,上封头的上端穿装有出油管,上封头的上端套装有色彩传感器,进液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上封头顶部穿装有出气管,上封头的上端套装有液位传感器,槽体内安装有分离加速组件。本技术通过倒置漏斗状的上封头对油进行富集,同时通过色彩传感器和电磁阀自动控制进液管的流量大小,避免水进入出油管内,通过加热组件对油水混合物加热,避免油污凝固而影响油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中油水混合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其含有大量油水混合物,所以在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时,通常都会先进行预处理,将固体的垃圾和液态的油水混合物分离开,从而既便于后续对固体的垃圾和液态的油水混合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还有利于控制后续对厨余垃圾处理时的成本,其中液态的油水混合物在分离出来后,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就是油和水的分离,即油水分离,以减小城市下水道系统中的含油量。

2、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多采用沉降法,即通过油和水的密度不同且不相容的原理,使油位于水的上层,然后下层的水通过一根管道排出,上层的油又通过另一根管道排出,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效果,但是由于油随温度的降低会出现凝固的现象,使得油不易排出而附着在管道、罐体等内,从而大幅度降低油水分离的效率,并且在分离式需要随时注意油与水的分界面,否则部分的水也会随着油排出,导致油里含有部分的水而需要进行二次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p>

1、根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中油水混合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由槽体(16)、上封头(5)和下封头(11)组成,上封头(5)固定在槽体(16)的顶部,下封头(11)固定在槽体(16)的底部,下封头(1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5)为透明材质制成且呈倒置的漏斗状,槽体(16)的侧壁穿装有用于油水混合物进入的进液管(9)和用于水流出的出水管(10),上封头(5)的下端开设有内外相通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对油水混合物加热的加热组件,上封头(5)的上端穿装有用于油流出的出油管(1),上封头(5)的上端且位于出油管(1)与上封头(5)连接处的下方套装有色彩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中油水混合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由槽体(16)、上封头(5)和下封头(11)组成,上封头(5)固定在槽体(16)的顶部,下封头(11)固定在槽体(16)的底部,下封头(1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5)为透明材质制成且呈倒置的漏斗状,槽体(16)的侧壁穿装有用于油水混合物进入的进液管(9)和用于水流出的出水管(10),上封头(5)的下端开设有内外相通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对油水混合物加热的加热组件,上封头(5)的上端穿装有用于油流出的出油管(1),上封头(5)的上端且位于出油管(1)与上封头(5)连接处的下方套装有色彩传感器(6),进液管(9)上安装有电磁阀(8),上封头(5)的顶部穿装有用于气体排出的出气管(4),上封头(5)的上端且位于出油管(1)与上封头(5)连接处的上方套装有液位传感器(3),槽体(16)内安装有用于加速油水分离的分离加速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中油水混合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在环形安装槽内的加热器(7),加热器(7)的加热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先黄维王道波刘召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武鸣区环境卫生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