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851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混合第一增塑剂水和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树脂并置于第一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一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一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助增塑剂体系并置于第二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二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二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第二助增塑剂体系并置于第三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三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三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粉末状的热膨胀微球,在设定螺杆挤出条件下获得铸膜液;将铸膜液通过具有二级流道的窄缝涂布模头,并流延于聚酯薄膜表面制备得到聚乙烯醇薄膜,随后将聚乙烯醇薄膜贴合在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得到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烘干后得到聚乙烯醇复合膜,可用于制作防护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乙烯醇是一种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的水溶性高分子,具备高强、高韧、易溶解等优点,故可用于核尘埃过滤与防护场景。然而由于聚乙烯醇分子链上含有大量强极性羟基,容易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聚乙烯醇分子链堆积规整,结晶度高,熔融温度(230~250 ℃)与分解温度(220~240 ℃)非常接近,难以实现熔融加工。因此,目前传统工艺中制备聚乙烯醇微孔薄膜多采用相转化、静电纺丝、离心纺丝等方法,这些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而熔融加工工艺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若能实现聚乙烯醇的熔融加工,可为聚乙烯醇微孔薄膜的制备提供新思路,拓宽其加工方式。

2、关于聚乙烯醇的塑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111330392.4提及一种聚乙烯醇树脂的塑化方法:在磁力搅拌下加入聚乙烯醇和水,接着加入增塑剂和消泡剂,80℃~100℃搅拌1~2 h,得到塑化完全的聚乙烯醇混合溶液;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510232975.1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塑化聚乙烯醇混合物:混合第一增塑剂水和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树脂并置于第一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一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一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助增塑剂体系并置于第二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二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二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第二助增塑剂体系并置于第三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三聚乙烯醇混合物,其中第一助增塑剂体系包括小分子多元醇、润滑剂以及助溶剂,第二助增塑剂体系包括聚合物低聚物、稳定剂和抗氧化剂;S2:获取铸膜液:向第三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粉末状的热膨胀微球,接着将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设定螺杆挤出条件下获得铸膜液;S3:制备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塑化聚乙烯醇混合物:混合第一增塑剂水和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树脂并置于第一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一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一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助增塑剂体系并置于第二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二聚乙烯醇混合物,向第二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第二助增塑剂体系并置于第三增塑条件下增塑得到第三聚乙烯醇混合物,其中第一助增塑剂体系包括小分子多元醇、润滑剂以及助溶剂,第二助增塑剂体系包括聚合物低聚物、稳定剂和抗氧化剂;s2:获取铸膜液:向第三聚乙烯醇混合物中加入粉末状的热膨胀微球,接着将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设定螺杆挤出条件下获得铸膜液;s3:制备聚乙烯醇复合膜:将铸膜液通过具有二级流道的窄缝涂布模头,并流延于聚酯薄膜表面制备得到聚乙烯醇薄膜,随后将聚乙烯醇薄膜贴合在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得到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烘干后得到聚乙烯醇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树脂优选为1799型,第一增塑剂水和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树脂的配比为1:0.8至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助增塑剂体系中的小分子多元醇选择为丙三醇、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润滑剂选择为石蜡,助溶剂选择为元明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助增塑剂体系中选择的聚合物低聚物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稳定剂选择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抗氧化剂选择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郭玉海刘国金朱斐超叶翔宇罗云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