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844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0
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它属于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液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使用寿命低、存在安全隐患,严重限制其发展的问题。方法:一、预处理;二、制备准固态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三、组装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专利技术了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将电解质盐和含羟基聚合物基质经凝胶化处理,得到准固态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随后通过夹胶工艺,得到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含羟基聚合物基质作为凝胶态电解质,因为其不仅能够形成准固态电解质,同时其分子链上的羟基还可加速金属沉积型电致变色器件电解质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有利于加速变色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下透过率、反射率或吸光度等光学属性发生可逆改变的现象,在宏观上表现为透过率、颜色的变化,这一可逆特性可以使其应用于节能建筑、显示器、红外隐身等领域。可逆金属电沉积型电致变色器件是利用电解质中的金属离子(ag+、cu2+、bi3+、au3+、zn2+等),通电后还原成金属纳米粒子(ag、cu、bi、au、zn等)沉积在透明电极上,施加反向电压后金属纳米粒子被氧化,重新回到电解质溶液中,从而完成一个着色/褪色过程。与传统有机、无机类电致变色器件相比,可逆金属电沉积型电致变色器件利用金属作为变色介质,通过调节金属态的变化,不仅可以实现颜色的连续变化,还可实现反射率的调节;同时,器件由两层透明导电电极和电解质组成,器件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因此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然而,目前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均将金属离子溶解在液态电解质中,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泄漏、产生气泡等问题,从而导致使用寿命低,同时也无法避免因泄漏引起的安全隐患,严重限制其发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对ITO透明导电玻璃进行清洗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依次使用洗洁精、去离子水、丙酮、无水乙醇对ITO透明导电玻璃分别进行超声清洗,每次超声清洗的时间为10min~30min,再使用氮气吹干,得到洁净的ITO透明导电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含羟基聚合物基质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二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对ito透明导电玻璃进行清洗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依次使用洗洁精、去离子水、丙酮、无水乙醇对ito透明导电玻璃分别进行超声清洗,每次超声清洗的时间为10min~30min,再使用氮气吹干,得到洁净的ito透明导电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含羟基聚合物基质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二醇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溶剂为水、二甲基亚砜、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准固态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溶剂为水、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其中水、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温婷葛昱辰常雨欣李垚赵九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