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20833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包括氮化碳负极材料C<subgt;3</subgt;N<subgt;3</subgt;。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有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氮化碳负极材料C<subgt;3</subgt;N<subgt;3</subgt;,其克容量高达2800mAh/g,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而且空气稳定性好,不存在体积膨胀和死锂问题,能够匹配高镍三元形成高比能体系,代替锂金属负极在全固态电池上的应用,且能够促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电化学储能装置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储存和释放电能,是便携式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也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池由于其储能稳定和供电方便,以及其形式、容量和功率密度多样,而被作为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电能器件之一。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已经为日常生活提供动力,被广泛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设备中,并用作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装置。随着科技爆炸式发展,人们对动力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理论容量低,已然限制了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比能电池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极限所在,比如:能量密度上限低(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理论极限在350wh/kg左右),造成车主里程焦虑;整体电池质量大;低温运行不畅、高温环境下又存在安全隐患等等。为了解决液态锂电池的现状,政策方面倾向于对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发展。所以,要想保证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兼得的情况下,固态电池路线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用于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包括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由三聚氯氰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的厚度为1-1000μ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用于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包括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由三聚氯氰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贤雷源春麦明珠陈斯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