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电化学储能装置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储存和释放电能,是便携式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也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池由于其储能稳定和供电方便,以及其形式、容量和功率密度多样,而被作为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电能器件之一。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已经为日常生活提供动力,被广泛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设备中,并用作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装置。随着科技爆炸式发展,人们对动力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理论容量低,已然限制了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比能电池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极限所在,比如:能量密度上限低(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理论极限在350wh/kg左右),造成车主里程焦虑;整体电池质量大;低温运行不畅、高温环境下又存在安全隐患等等。为了解决液态锂电池的现状,政策方面倾向于对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发展。所以,要想保证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兼得的情况下,固态电池路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用于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包括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由三聚氯氰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的厚度为1-1000μ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碳负极材料,用于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包括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负极材料c3n3由三聚氯氰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贤,雷源春,麦明珠,陈斯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