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膜法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负载cuo@pda纳米颗粒的抗污染复合膜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膜工艺,尤其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的分离效果、紧凑的占地面积以及可控的操作参数,逐渐受到关注并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然而,随着膜工艺的广泛应用,膜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2、膜污染是指在膜分离过程中,污染物在膜表面或孔隙内的堆积和附着,导致膜的通量降低、选择性降低甚至膜的完全失效。膜表面的亲水性或疏水性影响着污染物在膜上的吸附和分布。亲水性膜表面有助于防止一些有机物的吸附,并且通量较大,与疏水膜相比具有优越的防污性能。纳米颗粒由于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易于分散,并且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特殊的光电性质等,作为热门的添加型改性剂,纳米颗粒在涂料、塑料抗菌材料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利用纳米颗粒对膜材料进行改性,在优化其分离效率的同时,还能改善分离膜的抗老化性能和力学强度,但由于纳米颗粒的易团聚特性增加了其利用的难度并限制了其改性功效。若能对纳米颗粒进一步有效改性与水处理膜技术相结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染复合膜,其负载有CuO@PDA纳米颗粒,且该CuO@PDA纳米颗粒是由CuO纳米颗粒表面包覆聚多巴胺而形成。
2.权利要求1所述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CuO纳米颗粒与多巴胺的复合质量比为1:0.8~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CuO@PDA复合纳米颗粒、致孔剂、有机溶剂、聚偏氟乙烯粉末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1.0 wt%、2.0~3.0 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染复合膜,其负载有cuo@pda纳米颗粒,且该cuo@pda纳米颗粒是由cuo纳米颗粒表面包覆聚多巴胺而形成。
2.权利要求1所述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cuo纳米颗粒与多巴胺的复合质量比为1:0.8~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cuo@pda复合纳米颗粒、致孔剂、有机溶剂、聚偏氟乙烯粉末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1.0 wt%、2.0~3.0 wt%、76.0~82.9 wt%和15.0~20.0 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丽,郭昊祎,孔志辉,张榆汯,王文霄,张鹏,宋刚福,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