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具体为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延性。
2、在隧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以往的钢纤维投放均采用纯人工投放的方式,存在投放速度慢、随意性高、投放不均匀、占用人工数量多的弊端,导致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钢纤维因结团无法打散,形成团状喷射混凝土,从而引起钢纤维混凝土在喷射过程中频繁出现堵管、喷头爆裂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降低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故而提出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具备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等优点,解决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拌和站用钢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包括基座(1)和位于基座(1)一侧的下料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筛选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32)的内部开设有通料孔,所述振动筛(34)固定连接在通料孔的内侧,所述通料孔与导料仓(3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架(35)呈U字形分布在振动台(32)的上端部且位于通料的外侧,所述支撑板(3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限位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包括基座(1)和位于基座(1)一侧的下料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筛选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32)的内部开设有通料孔,所述振动筛(34)固定连接在通料孔的内侧,所述通料孔与导料仓(3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和站用钢纤维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架(35)呈u字形分布在振动台(32)的上端部且位于通料的外侧,所述支撑板(3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限位杆(310)外侧的限位孔。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高青,曹伟,李均,贾晓辉,刘亚峰,代伟,张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