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隔离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69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6
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隔离组件,线束隔离组件包括线束隔离板,电路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线束隔离板和电路板之间,线束隔离板和电路板通过连接结构配合连接;支撑件,设置在线束隔离板上,支撑件具有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支撑件的远离线束隔离板的一端,且能够沿线束隔离板的高度方向产生形变;其中,电路板具有相对线束隔离板设置的初始位置和安装位置,当电路板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安装位置后,支撑部与电路板的靠近线束隔离板的一侧相抵接,以对电路板施加由安装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的作用力。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电路板使用时安全性和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束隔离板,具体涉及一种线束隔离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件,其内部组件之间的安装方式十分重要,目前,动力电池中电路板与线束隔离板通常利用螺栓或者热铆柱的方式进行固定。

2、由于螺栓固定属于刚性连接,当电路板与线束隔离板连接后,可能会出现多个固定点不在同一平面上而导致电路板出现断裂的风险;若采用热铆柱的方案,由于电路板与线束隔离板之间可能会存在间隙,如此会导致电路板在安装完成后出现晃动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电路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隔离组件,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电路板使用时安全性和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隔离组件,线束隔离组件包括线束隔离板,电路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线束隔离板和电路板之间,线束隔离板和电路板通过连接结构卡接配合;支撑件,设置在线束隔离板上,支撑件具有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支撑件的远离线束隔离板的一端,且能够沿线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隔离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41)、第二支撑段(42)和第三支撑段(43),所述第一支撑段(41)和所述第三支撑段(43)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段(42)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段(41)和所述第三支撑段(43)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段(42)的一端均与所述线束隔离板(1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42)朝向所述电路板凸起以形成所述支撑部(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段(42)包括顺次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隔离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41)、第二支撑段(42)和第三支撑段(43),所述第一支撑段(41)和所述第三支撑段(43)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段(42)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段(41)和所述第三支撑段(43)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段(42)的一端均与所述线束隔离板(1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42)朝向所述电路板凸起以形成所述支撑部(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段(42)包括顺次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段(421)和第二连接段(422),所述第一连接段(421)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4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段(4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422)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段(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42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422)之间的夹角为r,110°≤r≤1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隔离组件包括多个所述支撑件(40),多个所述支撑件(40)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1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勾(31),所述卡勾(31)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10)的周缘处,所述卡勾(31)的远离所述线束隔离板(10)的一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电路板(20)的上端面抵接以限制所述电路板(20)相对所述线束隔离板(10)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