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及灯串。
技术介绍
1、多采用传统的白炽灯技术,主要使用钨丝作为灯芯,通电对钨丝进行加热发光。这种灯珠寿命短、光效低、能耗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led芯片作为发光器件,然而led芯片发出的光线较为集中,再应用于装饰灯串时的装饰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及灯串,以兼顾白炽灯装饰灯串寿命短、能耗大和led灯串装饰效果不好的问题。
2、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装置,包括透明保护罩、led组件和折射透镜,所述透明保护罩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led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led组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折射透镜罩设在或包裹在所述led组件上,所述折射透镜靠近所述led组件的一面为入射面,所述透镜背离所述led组件的一面为射出面,所述射出面用于折射穿过所述射出面的光线。
3、可选地,所述射出面由至少一个弧面组成;
4、或者,所述射出面由至少一个弧面和至少一个平面依次连接组成。
5、可选地,所述led组件包括led芯片、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间隔设置;所述led芯片与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电连接。
6、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或所述第二导电柱包括连接部和传导部,所述连接部和传导部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透明保护罩内,所述传导部延伸出所述透明保护罩;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传导部的一端设置有载台;所述l
7、可选地,所述led芯片具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所述led芯片通过绝缘粘接胶粘接在所述载台上,所述输入电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柱电连接;所述输出电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柱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led芯片具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所述输入电极通过导电粘接胶粘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柱的所述载台上,所述输出电极通过导电粘接胶粘接在所述第二导电柱的所述载台上。
9、可选地,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于封堵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开口;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嵌入并穿过所述密封塞。
10、可选地,所述密封塞由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开口端高温烧结成型。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串,包括多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多个所述光源装置之间串联设置或并联设置或串并联设置。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技术提供的光源装置及灯串中,由于在led组件上罩设用于折射穿过射出面的光线的折射透镜,使得led组件发出的光线经折射透镜折射后,向周围扩散,实现广域照明,最大范围可实现360°的大角度发光,提高装饰效果。同时,发光器件选用了led组件,合理利用了led芯片寿命长、光效高、能耗低且环保的特点,因此能够兼顾现有技术中白炽灯装饰灯串寿命短、能耗大和led灯串装饰效果不好的问题。
14、进一步地,所述射出面由弧面和/或平面等不同形状面组成折射透镜。使得光线通过不同形状折射面折射出不同角度的光线,从而得到更多不同的装饰效果,效果更丰富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保护罩、LED组件和折射透镜,所述透明保护罩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LED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LED组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折射透镜罩设在或包裹在所述LED组件上,所述折射透镜靠近所述LED组件的一面为入射面,所述折射透镜背离所述LED组件的一面为射出面,所述射出面用于折射穿过所述射出面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9.一种灯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多个所述光源装置之间串联设置或并联设置或串并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保护罩、led组件和折射透镜,所述透明保护罩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led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led组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折射透镜罩设在或包裹在所述led组件上,所述折射透镜靠近所述led组件的一面为入射面,所述折射透镜背离所述led组件的一面为射出面,所述射出面用于折射穿过所述射出面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发权,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宏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