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739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4
本申请公开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包括:硅基底抛光;硼扩制正面PN结;去绕镀;背面沉积隧穿氧化层和第一多晶硅层;磷扩形成P型多晶硅层和含磷硅基底;去绕镀;P型多晶硅层上沉积第一钝化层组后印刷第一电极栅线并烧结;第一钝化层组上依次沉积氮氧化硅层、第二钝化层组;在第二钝化层组上印刷第二电极栅线并烧结,第二、第一电极栅线不接触;在第二钝化层组上依次沉积氮化硅层、第一氧化铝层、第二多晶硅层,对第二多晶硅层进行硼扩散形成含硼硅基底,在含硼硅基底上沉积第三多晶硅层并进行磷扩散,形成第二背面PN结;双面制绒面结构层、第二氧化铝层和减反膜组。本申请可制备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解决电栅线遮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中,太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为此,人们研制和开发了光伏电池,尤其是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topcon),作为新一代的太阳能电池被广泛应用。

2、然而,现有的topcon太阳能电池存在一个问题,即正背面栅线的遮挡会影响光能的有效利用。当光线遇到栅线时,一部分光线会被栅线表面反射,而另一部分光线会穿过栅线但会发生折射。这些反射和折射现象会使得光线在穿过电池表面时发生散射,一部分光线无法直接被太阳能电池吸收,从而降低了光能的有效利用率。尤其是在光照条件较弱或光线入射角度不利的情况下,栅线的遮挡效应会更加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正背面栅线的遮挡会影响光能的有效利用的问题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抛光用碱溶液为H2O、NaOH和抛光添加剂按体积比为300:18:5组成的混合溶液,NaOH浓度为3%,碱溶液温度为60±15℃,处理时长为300±20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硼扩散的温度为850±30℃,扩散时长为650±50s,氧化温度为920±20℃,氧化时长为4200±20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抛光用碱溶液为h2o、naoh和抛光添加剂按体积比为300:18:5组成的混合溶液,naoh浓度为3%,碱溶液温度为60±15℃,处理时长为300±20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硼扩散的温度为850±30℃,扩散时长为650±50s,氧化温度为920±20℃,氧化时长为4200±20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酸洗和碱洗去除所述背面bsg层、所述侧面bsg层、所述第一背面pn结和侧面pn结,酸溶液为hf、h2o按体积比为2:3构成,碱溶液为h2o、naoh和抛光添加剂按体积比为300:18:5构成,酸洗时长为40±5s,碱洗时长为120s,酸溶液温度为40±10℃,碱溶液温度为60±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栅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沉积温度为550±10℃,所述隧穿氧化层的沉积时长为400±50s,所述第一多晶硅层的沉积时长为5000±200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泰翁航张东威李亚余宗保何保杨张佳超王佳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