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3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47
本技术涉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包括展示板、固定框和支架,所述展示板呈方形结构固定于固定框的内侧;所述展示板的中部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磷脂分子模型,所述展示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低浓度区域和高浓度区域,低浓度区域和高浓度区域上设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和Na离子模型,相邻所述磷脂分子模型之间形成用于所述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通过的小分子通道。本技术技术学生能够通过按压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或标记ATP的第二按压杆后,可以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自动位移;互动性更强,更为生动形象,也能让学生们的印象更为深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教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


技术介绍

1、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且不消耗细胞代谢能(atp)所进行的运输方式,运输动力来自质膜内、外侧物质的浓度梯度势能或电位差。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简单扩散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穿膜运输的方式,被运输的小分子物质在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即可顺浓度进行扩散。协助扩散,转运物质过程的本身不需要消耗能量,是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下,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主动运输是指物质沿着逆化学浓度梯度差(即物质从低浓度区移向高浓度区) 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不但要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性的传递蛋白质分子作为载体(即每种物质都由专门的载体进行运输),而且还必须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来完成。首先,载体蛋白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中获得能量并转化为活化载体,与膜内或膜外的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称为离子泵或质子泵。

2、由于跨膜运输的方式较多,老师照着书本进行教学,学生们很容易忘记或混淆,教学过程中互动性较差,学生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展示板(1)、固定框(2)和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呈圆柱形结构,其外径不大于所述小分子通道(12)的宽度;所述通道蛋白模型(10)的中部形成用于所述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的蛋白通道(13),所述小分子通道(12)和蛋白通道(13)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右侧的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和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向左侧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展示板(1)、固定框(2)和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呈圆柱形结构,其外径不大于所述小分子通道(12)的宽度;所述通道蛋白模型(10)的中部形成用于所述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的蛋白通道(13),所述小分子通道(12)和蛋白通道(13)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右侧的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和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向左侧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4)包括第一滑块(141)、第一滑槽(142)和第一拉伸弹簧(143),所述第一滑块(141)呈前端开口的“匚”字形结构,其两端分别与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的后壁的上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42)为由设置于所述小分子通道(12)和蛋白通道(13)的上下两侧用于所述第一滑块(141)的上端和下端滑动的右端开口的方形槽,所述第一拉伸弹簧(14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41)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一拉伸弹簧(143)的左端与所述展示板(1)的后壁左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所述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和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与展示板(1)的后壁右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锁止机构(15),所述第一锁止机构(15)包括安装架(151)、限位杆(152)、按压杆(153)、限位环(154)、限位螺母(155)、限位孔(156)、通过槽(157)和压缩弹簧(158),所述安装架(151)呈前端开口的方形结构,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第一滑槽(14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安装架(151)的中部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杆(152)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孔(156)设置于所述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模型(7)、亲水性营养物质模型(8)的中部用于所述限位杆(152)穿过,所述限位杆(152)的外壁中部设有所述限位环(154),所述限位杆(152)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限位螺母(155),所述限位杆(152)的前端与所述按压杆(153)相连,所述按压杆(153)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杆(152)的外径,所述限位孔(156)的右侧壁设有与所述按压杆(153)外径相等的通过槽(157),所述限位环(154)与所述安装架(151)的左侧壁中部之间设有所述压缩弹簧(1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钠钾泵模型(11)包括第一转动杆(111)、第二转动杆(112)、第一固定轴(113)和第二固定轴(114),所述第一转动杆(111)的中左部设有所述第一固定轴(113),所述第二转动杆(112)的中右部设有所述第二固定轴(114),所述第一转动杆(111)和第二转动杆(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峰钟玮瑶赖景煌林碧松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市阳明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