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582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7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包括手柄、弧形滑臂、导向器主体、牵引钩、触发机构、支撑操作部、弧形固定臂、导针、移动块、下压套筒、锁紧机构、角度微调机构;弧形滑臂可滑动的设于手柄的弧形滑道内;弧形滑臂的一端设有定位筒;触发机构设于导向器主体的螺纹型滑道内,并位于牵引钩的上方,能够在靠近和远离跖骨骨骺的方向移动;远端能够支撑在跖骨骨骺上;支撑操作部与触发机构的远端螺纹连接;弧形固定臂固定设置在导向器主体的侧壁上;弧形固定臂上设有可沿弧形固定臂的弧形方向移动的下压套筒,下压套筒具有下压端,通过旋拧下压套筒调节下压端的下压量。本申请实现了拇外翻矫正手术中精准量化,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1、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可导致患者的脚拇外翻的形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手术技术逐渐应用于拇外翻的治疗,到目前已经逐渐发展了三代微创技术。第一代拇外翻微创技术为reverdinisham技术,但因其本身缺乏内固定,容易发生骨不连、复杂性畸形等并发症,应用并不广泛。第二代拇外翻微创技术是由等提出的关于跖骨颈部行经皮远端横行截骨术,并使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但其术后引起的钉道感染及克氏针的松动或脱出、稳定性不高仍是其不可否认的弊端,主要在欧洲应用。第三代拇外翻微创技术是针对前两代拇外翻微创技术的不足,由vernois和redfern等在2011年提出的微创下行远端跖骨chevron截骨联合akin截骨术(minimallyinvasivechevronandakinosteotomies,mica),此类微创技术采用了螺钉进行内固定,较前两代技术提供了更大的稳定性,因此目前在拇外翻畸形微创手术中第三代mica技术最为成熟。

2、第三代mica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角度刻度(1-2)以及与所述弧形滑道(1-1)连通的弧形观察孔(1-3),通过第一角度刻度(1-2)以及弧形观察孔(1-3)确定所述弧形滑臂(2)在所述手柄(1)的弧形滑道(1-1)内的位置,从而实现弧形滑臂(2)的角度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型滑道(3-1)的轴线与所述定位筒(11)的轴线之间具有交点,所述交点为所述弧形滑臂(2)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角度刻度(1-2)以及与所述弧形滑道(1-1)连通的弧形观察孔(1-3),通过第一角度刻度(1-2)以及弧形观察孔(1-3)确定所述弧形滑臂(2)在所述手柄(1)的弧形滑道(1-1)内的位置,从而实现弧形滑臂(2)的角度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型滑道(3-1)的轴线与所述定位筒(11)的轴线之间具有交点,所述交点为所述弧形滑臂(2)和所述弧形滑道(1-1)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主体(3)上设有触发控制旋钮(3-2),所述触发控制旋钮(3-2)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螺纹型滑道(3-1)内,并与所述触发机构(5)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触发控制旋钮(3-2)实现所述触发机构(5)的位置微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4)的远端(4-2)设置第一开口(4-3),触发机构(5)的远端设置有第二开口(5-1),第一牵引针(9)能够穿过第二开口(5-1)和第一开口(4-3)沿着截骨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2)上还设有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