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包下渣的振动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连铸工艺的生产过程中,钢水从大包流入中间包,再经中间包出水口进入结晶器,冷却后凝固成各种截面的铸坯。渣层对大包及中间包钢水有保温防氧化作用,然而当中间包渣层过厚则会导致钢水污染、增加中间包耐火材料侵蚀、以及增加中间包残余渣层厚度。因此控制大包中的钢渣量对提高铸坯质量、增加连铸批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多种下渣检测方法,如红外技术、电磁感应、钢包称重法、超声波等。基于红外技术的钢渣检测系统,其原理是利用钢水和钢渣不同的辐射特性,使得通过许多红外线波长范围内释放的辐射密度来区别钢水和钢渣。该技术可保证从出钢过程开始实现精确、可靠的钢渣检测,其缺点是在检测中钢流不能被遮挡,如果用于大包到中间包的下渣检测,则必须除去长水口,而这样就会引起钢水的二次氧化,所以目前一般不用于大包的下渣检测,主要应用于转炉出钢口到钢包的下渣检测。 电磁感应式下渣检测系统,其原理是利用钢水与钢渣的磁导率不同来进行检测,国外已有多家炼钢厂采用该系统,并获得较好的冶金效果和经济效益。但由于这类系统要对大包进行改造,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用于在冶金过程中检测由大包通过长水口保护套管流到中间包的钢液所导致的长水口保护套管的振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敏机构,固定至机械臂,包括传递并放大所述长水口保护套管的振动信号的弹片;传感器,用于检测经由所述簧片放大的振动信号;以及屏蔽罩,罩在所述传感器上,用于保护所述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陆,黄郁君,李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田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