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芯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主流形式的微流控芯片是指把化学和生物等领域中涉及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很小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在进行扩增时,可以采用离心力的方式进行分样。然后,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分样时整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提高样本扩增前的分样效率。
2、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设置有反应单元的反应层,所述反应单元包括样本区、分样区和多个检测区,所述样本区与所述分样区之间连通有进样槽,所述进样槽沿所述样本区的切线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检测区绕所述反应层的轴线间隔布置,并均与所述分样区连通。
3、可以理解的是,样本区内的样本,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进样槽流向分样区,并经分样区分流至多个检测区,实现样本的分样操作;且,多个检测区可以同时扩增,提高扩增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当微流控芯片做离心运动时,样本区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100)包括设置有反应单元(11)的反应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反应层(10)的厚度方向,所述样本区(111)的投影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11)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反应单元(11)绕所述反应层(10)的轴线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应单元(11)中,各个所述样本区(111)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各自对应的所述进样槽(114)的延伸末端也位于同一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100)包括设置有反应单元(11)的反应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反应层(10)的厚度方向,所述样本区(111)的投影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11)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反应单元(11)绕所述反应层(10)的轴线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应单元(11)中,各个所述样本区(111)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各自对应的所述进样槽(114)的延伸末端也位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样区(112)包括连通流道(1121)和多个分样位(1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分样位(1122)与对应所述检测区(113)之间分别设置有连通槽(115);和/或,所述分样区(112)还包括连通于所述连通流道(1121)的溢流位(1123),所述溢流位(1123)设置于所述连通流道(1121)远离所述进样槽(114)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流道(1121)与各个所述分样位(1122)相对的一侧壁,凸设有多个沿所述连通流道(11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导流凸起(1124),每个所述导流凸起(1124)与一个所述分样位(1122)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区(113)包括反应腔(1101)和引流槽(1102),所述引流槽(1102)连通于所述反应腔(1101)朝向所述分样区(112)的一侧;所述引流槽(1102)沿所述反应层(10)厚度方向的深度,小于对应所述反应腔(1101)沿所述反应层(10)厚度方向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11)还包括排气槽(116),所述排气槽(116)连通于所述分样区(112),并位于所述分样区(112)远离所述进样槽(114)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反应层(10)的厚度方向,所述样本区(111)、所述分样区(112)和各个所述检测区(113)均位于所述反应层(10)的相同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