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449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7
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墙板包括边框、墙芯和面层三大部分,所述边框包括右侧框、左侧框和带凹槽的底框,所述边框内侧附着轻质三维纤维网,所述面层位于墙体前后表面的前面层和后面层,并且在墙体下部形成堆紧的角部强化层,所述前面层和后面层内侧附着整面的轻质三维纤维网,所述面层和边框合围形成容置墙芯的内部空间,所述墙芯将已充分混入超轻颗粒的泡沫混凝土芯材填充至合围结构中,凝固养护最终形成墙板;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其既满足墙板轻量化,还能提升高承载性能,同时兼具隔声降噪、防水防潮、耐火耐腐蚀以及饰面功能,其板体质量轻、强度高,并且可快速拼装,适用广泛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有隔声降噪、防水防潮、耐火抗气压耐腐蚀要求,且同时要求板体质量轻、强度高、可快速拼装的多种专业领域建筑物装配式墙体的建造。


技术介绍

1、建筑墙体是各类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地面建筑多采用砌块砌筑的方式建造墙体,随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各类地面建筑技术和建筑结构型式不断发展,建筑墙体的建造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除传统砌筑墙体之外,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各种现浇及预制装配承重墙体、以轻质建筑材料在工厂预制成型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施工的非承重隔墙墙体、采用轻钢龙骨及面板材料在现场施工的隔墙墙体等均有所应用,其中,预制装配式墙体的应用在工程质量、施工效率和用工数量等方面较传统砌筑施工方式展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2、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车站设备和管理功能用房,每座车站的设备和管理用房面积大约有3000~3500m2,这些用房一般均为单层布置,其墙体总面积大约有11000~15000m2。截止目前,车站内部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包括边框、墙芯和面层三大部分,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超轻颗粒具有微波热熔性能,经微波热熔处理后超轻颗粒熔化为液态,超轻颗粒经热熔处理形成的液态材料涂布于超轻颗粒原所占内部孔腔的孔壁上,待液态材料再次凝固后最终形成墙体内部的超轻颗粒热熔强化泡壁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芯材满足如下公式(1):

4.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包括边框、墙芯和面层三大部分,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超轻颗粒具有微波热熔性能,经微波热熔处理后超轻颗粒熔化为液态,超轻颗粒经热熔处理形成的液态材料涂布于超轻颗粒原所占内部孔腔的孔壁上,待液态材料再次凝固后最终形成墙体内部的超轻颗粒热熔强化泡壁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复合强化方法的超轻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芯材满足如下公式(1):

4.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仁彭智勇黄美群林放漆宏毛赟刘春梅李培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