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调节结构、压缩机和调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422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调节结构、压缩机和调温设备,所述排气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止挡部;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泵体组件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驱动组件在驱动所述泵体组件工作时联动所述传动组件,以带动所述止挡部关闭或打开所述排气孔,如此,使得排气孔的关闭或打开状态可以与驱动组件的运动状态同步,大幅减少了排气余隙,提高压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调节结构、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压缩机技术中,排气过程通常依赖于阀片或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来控制,但是这种控制方式会导致排气余隙的存在,即在排气阀关闭后,仍有部分压缩气体残留在排气口(也可称排气孔)。这些残余气体会在下一压缩周期被再次压缩,增加了压缩机的能耗。为了更形象的说明排气余隙,以针筒为例(如图1所示,与实际压缩机排气结构不一样),在压缩机的排气阶段,活塞30推动高温高压的气体,导致阀片10被顶开以使气体排出。在排气过程结束后,阀片10会关闭,但排气口20的气体不能完全排出,这部分气体就是“排气余隙”,而且由于零件都具有厚度,所以排气余隙的产生将不可避免。在下一次压缩周期下移时,这部分未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再次被吸入压缩腔内,这不仅占据了部分本应吸入的新气体的空间,并且由于气体已经是高温的,其再次压缩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此外,排气余隙还会减少每个压缩周期中有效的吸气量,降低压缩效率,并增加机械部件的磨损,从而缩短设备寿命。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大幅减少排气余隙的排气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转轴,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静盘和与所述静盘配合的动盘,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以及所述动盘连接,以联动所述传动组件以及所述动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排气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孔相邻的滑槽,所述止挡部可在所述滑槽以及所述排气孔之间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转轴,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静盘和与所述静盘配合的动盘,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以及所述动盘连接,以联动所述传动组件以及所述动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排气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孔相邻的滑槽,所述止挡部可在所述滑槽以及所述排气孔之间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与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静盘设置有活动空间,所述连接件可在所述活动空间中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传动件和异形轮,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止挡部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止挡部活动,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异形轮的外周面,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转轴可驱动所述异形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轮为凸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鸿阳郑金涛教柳郑坚标高照源赵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