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电芯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370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电芯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转接组件。电芯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形成有极耳箔片部;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带和宽极耳部,转接带的一端与极耳部连接,转接带的另一端与宽极耳部连接;其中,宽极耳部位于电芯本体第二方向上的外侧,且宽极耳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设计为至少比极耳箔片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更大。由此,电芯过流能力更强,在大功率充放电后温度更低,且无需改变电芯模组装配结构,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般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芯、电芯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如今,大功率充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800v高压超充网络也在迅速扩张,超充车型将在一两年内集中面世,从而推动了4c/6c大功率快充电芯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快充对电芯的过流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2、具体而言,电芯由多层电芯极片叠加而成,每层电芯箔片伸出一层极耳箔片(通常是未涂覆活性材料的集流体箔材切边后形成),在电芯箔片对齐后,极耳箔片也贴合并对齐在一起。通常需要将电芯的多层极耳箔片预焊接在一起,然后与极耳金属片通过超声波焊接机以直焊的方式形成极耳。对于单端出极耳的电芯来说,由于极耳本身宽度较窄,可能无法满足电芯的对大功率快充的过流能力需求。

3、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极耳位于分别电芯两端的双端出极耳电芯,但此类电芯一般用于长宽比较大的刀形电芯,需要改变电芯模组装配结构,需要对模组框架进行重新设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芯,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极耳部(22)的过流面积设计为具有至少比所述极耳箔片部(11)更大的过流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箔片部(11)包括第一极耳(111)和第二极耳(112),所述宽极耳部(22)包括第一宽极耳(221)和第二宽极耳(222),所述第一宽极耳(221)和所述第二宽极耳(222)设于所述电芯本体(1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转接带(21)为两个,所述第一极耳(111)通过一个所述转接带(21)与所述第一宽极耳(221)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极耳部(22)的过流面积设计为具有至少比所述极耳箔片部(11)更大的过流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箔片部(11)包括第一极耳(111)和第二极耳(112),所述宽极耳部(22)包括第一宽极耳(221)和第二宽极耳(222),所述第一宽极耳(221)和所述第二宽极耳(222)设于所述电芯本体(1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转接带(21)为两个,所述第一极耳(111)通过一个所述转接带(21)与所述第一宽极耳(221)连接,所述第二极耳(112)通过另一个所述转接带(21)与所述第二宽极耳(2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111)和所述第二极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进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