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升降工作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全向移动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1、现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配件安装更换工作难度较大,使用脚手架安装难以进行局部微调,无法保证配件水平度。需设计一款全向移动平台用于主变出口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更换。
2、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相比脚手架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现有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不易微调工作平台位置,难以对高处设备进行精准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不易微调工作平台位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全向移动升降平台,旨在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位置固定后进行全方位的微调,实现对高处设备进行精准安装。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包括:
3、升降工作平台,
4、微调平台,其固定于升降工作平台的顶部,微调平台具有回转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升降承载机构,回转机构配置为绕竖向轴转动,第一移动机构配置为在平面内沿着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机构配置为在平面内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叉,升降承载机构配置为沿竖向轴升降。
5、据此,通过微调平台实现升降承载机构在平面内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移动以及沿竖向轴的升降和绕竖向轴的转动等四种位置调节,在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位置固定后,将升降承载机构承载的设备精准移动至安装位置,实现精准安装。
6、为了简化结构,避免实现各种位置调节时增加较多的零部件,所述微调平台包括底板、回
7、底板固定于升降工作平台的顶部;
8、回转机构配置于底板与回转板之间实现回转板相对底板的回转;
9、第一移动机构配置于回转板与第一移动板之间实现第一移动板相对回转板在平面内沿着第一方向移动;
10、第二移动机构配置于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之间实现第二移动板相对第一移动板在平面内沿着第二方向移动;
11、升降承载机构包括升降构件,升降构件升降配置于第二移动板以相对第二移动板沿竖向轴升降。
12、据此,回转板既进行回转动作,也作为第一移动板移动的基础;第一移动板既相对回转板进行第一方向的移动,又作为第二移动板移动的基础;第二移动板既相对第一移动板进行第二方向的移动,又作为升降构件升降移动的基础。因此,该微调平台零部件少,结构简单。
13、为了能够进行微调并将调节后的位置予以固定,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手柄,第一齿轮转动配置于底板,回转板固定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手柄经棘轮棘爪机构与第二齿轮驱动配合。第一移动机构包括配置于回转板与第一移动板之间的第一直线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一螺杆驱动机构,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并分开固定于回转板与第一移动板,第一螺杆驱动机构具有第一手轮,转动第一手轮驱动第一移动板相对回转板移动。第二移动机构包括配置于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之间的第二直线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螺杆驱动机构,第二直线导轨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并分开固定于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第二螺杆驱动机构具有第二手轮,转动第二手轮驱动第二移动板相第一移动板对移动。第二移动板上配置竖向螺杆,升降构件为通过螺纹配置于竖向螺杆的支脚。其中的棘轮棘爪机构以及螺纹传动,可以实现微调,并且能够自锁,能够进行精准调节并将调节后的位置予以固定。
14、为保证工作安全,所述升降工作平台包括行走底盘、桅柱组、平台及护栏;桅柱组固定于行走底盘,平台及护栏配置在桅柱组的升降端。
15、为保证工作稳定,尤其是通过微调平台进行微调时保持位于高空的设备稳定。避免晃动,行走底盘配置支撑腿。
16、本技术由微调平台与升降工作平台组合而成,通过微调平台实现升降承载机构在平面内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移动以及沿竖向轴的升降和绕竖向轴的转动等四种位置调节,在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位置固定后,将升降承载机构承载的设备精准移动至安装位置,实现精准安装。
17、微调平台安装有用于承载的可调节支脚,可用于固定被安装设备并进行调平。
18、微调平台与升降平台均可单独使用。通过紧固件将微调平台与升降平台进行机械连接,组合为全向移动微调升降平台,从而达成被安装设备的全向位置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微调平台(200)包括底板(250)、回转板(260)、第一移动板(270)、第二移动板(2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回转机构(210)包括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手柄(213),第一齿轮(211)转动配置于底板(250),回转板(260)固定于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与第一齿轮(211)啮合,手柄(213)经棘轮棘爪机构与第二齿轮驱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第一移动机构(220)包括配置于回转板(260)与第一移动板(270)之间的第一直线导轨(221)、第一滑块(222)和第一螺杆驱动机构,第一直线导轨(221)与第一滑块(222)滑动配合并分开固定于回转板(260)与第一移动板(270),第一螺杆驱动机构具有第一手轮(223),转动第一手轮(223)驱动第一移动板相对回转板移动转动第一手轮驱动第一移动板相对回转板移动。
5.根据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第二移动板(280)上配置竖向螺杆(242),升降构件(241)为通过螺纹配置于竖向螺杆(242)的支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工作平台(100)包括行走底盘(101)、桅柱组(102)、平台(103)及护栏(104);桅柱组固定于行走底盘,平台及护栏配置在桅柱组的升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行走底盘(101)配置支撑腿(105)。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微调平台(200)包括底板(250)、回转板(260)、第一移动板(270)、第二移动板(2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回转机构(210)包括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手柄(213),第一齿轮(211)转动配置于底板(250),回转板(260)固定于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与第一齿轮(211)啮合,手柄(213)经棘轮棘爪机构与第二齿轮驱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是:第一移动机构(220)包括配置于回转板(260)与第一移动板(270)之间的第一直线导轨(221)、第一滑块(222)和第一螺杆驱动机构,第一直线导轨(221)与第一滑块(222)滑动配合并分开固定于回转板(260)与第一移动板(270),第一螺杆驱动机构具有第一手轮(223),转动第一手轮(223)驱动第一移动板相对回转板移动转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东,雷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