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β-葡萄糖苷酶变体生产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315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9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β‑葡萄糖苷酶变体生产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所述β‑葡萄糖苷酶变体是在来源于阿拉斯加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alaskensis)的野生型β‑葡萄糖苷酶中发生了N166S/E351A突变而得到的。与野生型β‑葡萄糖苷酶相比,所述β‑葡萄糖苷酶变体的催化能力和/或热稳定性提高、底物抑制降低、甚至能够一步转化Rb1、Rd等常见人参皂苷生产Rh2、Rg3等稀有人参皂苷,为人参皂苷生产Rh2等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所述利用β‑葡萄糖苷酶变体生产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中,转化产物收率可达72.7%,转化率可达85%,人参皂苷Rh2纯度可达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具体涉及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及利用该β-葡萄糖苷酶变体以常见人参皂苷为原料生产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人参皂苷rh2是一种稀有人参皂苷,1983年,日本学者北川勋首次发现人参皂苷rh2.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h2在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疲劳、抗过敏以及治疗肥胖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在天然的人参、西洋参等富含人参皂苷的中药材中,几乎不存在人参皂苷rh2。通过转化途径分析,人参皂苷rh2是由二醇组人参皂苷,例如rb1、rd、rb2、rg3等通过脱糖基转化而来。据报道转化生成人参皂苷rh2的方法有酸碱转化法、化学半合成法,微生物酶技术法等。酸碱转化法由于转化原料专一性差,首先需要提纯二醇组皂苷,反应步骤繁琐,副产物多,转化效率低,原料损失大,污染较重,导致成本增加,无法用于工业化生产。化学半合成法,采用人参三醇和乙酰溴代葡萄糖合成,选择性较差,副产物多,难分离。而微生物酶技术转化普通人参皂苷生成rh2,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收率高,具有明显转化优势。

2、文献报道来源于sphingopyxis ala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是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来源于阿拉斯加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alaskensis)的野生型β-葡萄糖苷酶中发生了N166S突变或者发生了E351A突变而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中发生了N166S突变和E351A突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中还发生了Q20E突变。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相比于来源于阿拉斯加鞘氨醇盒菌的野生型β-葡萄糖苷酶,其催化人参皂苷Rg3转化生成人参皂苷Rh2的转化率提高、和/...

【技术特征摘要】

1.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是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来源于阿拉斯加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alaskensis)的野生型β-葡萄糖苷酶中发生了n166s突变或者发生了e351a突变而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中发生了n166s突变和e351a突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中还发生了q20e突变。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相比于来源于阿拉斯加鞘氨醇盒菌的野生型β-葡萄糖苷酶,其催化人参皂苷rg3转化生成人参皂苷rh2的转化率提高、和/或热稳定性提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变体,其能够催化人参皂苷rb1或rd转化生成人参皂苷rh2或rg3。

6.一种酶催化转化人参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代娣黄蓉段志广董杨芳刘红艳陈志奇徐茹严建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