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281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 0.28%~0.36%,Si 0.38%~0.60%,Mn 0.60%~0.90%,Cr0.85%~1.15%,Ni 0.45%~0.70%,Mo 0.30%~0.40%,S≤0.010%,P≤0.015%,O≤50ppm,N≤120ppm,H≤5ppm,Cu≤0.20%,Al 0.03%~0.06%,Sn≤0.030%,Sb≤0.005%,Pb≤0.003%,As≤0.040%,余量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铸钢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电炉熔化和LF精炼后进行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铸钢材料具有高塑韧性,适于制备采煤机行走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综采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采煤机是煤炭生产设备的关键设备,根据采煤机高质量、高可靠性发展的战略需求,对采煤机零部件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行走壳体质量直接影响采煤机整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对行走壳体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普遍采用的传统国标铸钢材料zg25mn、zg30mn,此类铸钢强度低、塑韧性差、硬度低、耐磨损性差,制成行走壳体后服役过程中易发生变形,极大的制约着采煤机行走壳体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塑韧性的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该铸钢材料通过降低常存元素以及痕量元素含量,能够有效降低铸钢材料在后续成型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热裂”和“脆化”的概率,减少铸钢材料成分偏析,降低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以及提高微观组织均匀性,有利于提升铸钢材料制得行走壳体的塑韧性和使用寿命。解决了采用传统国标铸钢材料制备的采煤机行走壳体,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0.28%~0.36%,Si 0.38%~0.60%,Mn 0.60%~0.90%,Cr0.85%~1.15%,Ni 0.45%~0.70%,Mo 0.30%~0.40%,S≤0.010%,P≤0.015%,O≤50ppm,N≤120ppm,H≤5ppm,Cu≤0.20%,Al 0.03%~0.06%,Sn≤0.030%,Sb≤0.005%,Pb≤0.003%,As≤0.040%,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 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0.28%~0.36%,si 0.38%~0.60%,mn 0.60%~0.90%,cr0.85%~1.15%,ni 0.45%~0.70%,mo 0.30%~0.40%,s≤0.010%,p≤0.015%,o≤50ppm,n≤120ppm,h≤5ppm,cu≤0.20%,al 0.03%~0.06%,sn≤0.030%,sb≤0.005%,pb≤0.003%,as≤0.040%,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 0.32%,si 0.51%,mn 0.82%,cr 0.95%,ni 0.60%,mo0.36%,s 0.009%,p 0.012%,o 45ppm,n 99ppm,h 3ppm,cu 0.18%,al 0.05%,sn0.025%,sb 0.004%,pb 0.002%,as 0.036%,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 0.35%,si 0.56%,mn 0.83%,cr 1.12%,ni 0.68%,mo0.38%,s 0.008%,p 0.010%,o 48ppm,n 102ppm,h 2ppm,cu 0.18%,al 0.04%,sn0.028%,sb 0.003%,pb0.002%,as 0.028%,余量为f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行走壳体铸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 0.28%,si 0.60%,mn 0.90%,cr 0.85%,ni 0.45%,mo0.30%,s 0.008%,p 0.011%,o 48ppm,n 112ppm,h 4ppm,cu 0.19%,al 0.06%,sn0.023%,sb 0.004%,pb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友军朱科杨会武李长安赵书斐赵亦辉姜述栋田鹏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