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216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3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包括刺激头、揿针贴和固定组件,所述揿针贴包括针体和粘接组件,所述针体与粘接组件固定,所述粘接组件用于将针体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所述刺激头用于带动所述针体震动;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将刺激头和揿针贴固定。通过连接柱和连接环的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使得刺激头在工作时不会与揿针贴脱离,提高分离式刺激头和揿针贴的固定连接作用,使连接更牢靠,工作时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皮内针(揿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疗法。其由《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2、目前的揿针产品在使用的时候,埋针时间过长,一般需要2-3天。为了提高疗效,患者需要定时(通常为每30分钟)用手多次按压揿针,给穴位以持续刺激,按压的力量、频率、时长很难量化把握。

3、针对此,本企业经过研发,研发出了一种揿针系统,具体结构包括针刺结构、刺激头和控制主机。针刺结构包括第一粘接件、第二粘接件、针体和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位于第一粘接件和第二粘接件之间,第一粘接件和第二粘接件相向的一侧粘接,针体的顶部与第一磁性件垂直固定。刺激头包括外壳、震动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安装在外壳的底部,第一磁性件能够与第二磁性件产生吸附作用;震动件安装在外壳内,震动件用于带动外壳和针刺结构震动。首先将针体插入至患者皮内或皮下,并将第二粘接件粘接在患者的皮肤上。把刺激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头(1)、揿针贴和固定组件,所述揿针贴包括针体(11)和粘接组件(2),所述针体(11)与粘接组件(2)固定,所述粘接组件(2)用于将针体(11)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所述刺激头(1)用于带动所述针体(11)震动;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将刺激头(1)和揿针贴固定;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刺激头(1)的震动中心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卡扣结构将刺激头(1)和揿针贴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心轴与所述刺激头(1)的震动中心同轴的连接柱(3)和连接环(8),所述连接柱(3...

【技术特征摘要】

1.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头(1)、揿针贴和固定组件,所述揿针贴包括针体(11)和粘接组件(2),所述针体(11)与粘接组件(2)固定,所述粘接组件(2)用于将针体(11)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所述刺激头(1)用于带动所述针体(11)震动;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将刺激头(1)和揿针贴固定;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刺激头(1)的震动中心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卡扣结构将刺激头(1)和揿针贴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心轴与所述刺激头(1)的震动中心同轴的连接柱(3)和连接环(8),所述连接柱(3)固定在粘接组件(2)上或刺激头(1)的底部,所述连接环(8)固定在刺激头(1)的底部或粘接组件(2)上;所述连接柱(3)的外周设有卡槽(10)或凸起(9),所述连接环(8)的内侧凸起(9)或卡槽(10),所述连接柱(3)能够插入至所述连接环(8)的内部且凸起(9)能够插入至卡槽(10)内;所述连接柱(3)为弹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头与揿针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螺纹结构将刺激头(1)和揿针贴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心轴与所述刺激头(1)的震动中心同轴的连接柱(3)与连接环(8),所述连接柱(3)固定在所述粘接组件(2)上,所述连接环(8)与所述刺激头(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百孝赵炜华陈则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百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