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结构及具有变径结构的捏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09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径结构,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前压板通过驱动轮改变所述前压板与后压板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后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所述前压板和所述后压板均为两个,所述前压板与所述后压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该变径结构的捏脊装置。通过变径结构改变皮肤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替代手工捏脊操作,实现中医捏脊疗法中的捏提手法。

A variable diameter structure and a chiropractor with variable diamet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结构及具有变径结构的捏脊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变径结构及具有变径结构的捏脊装置。
技术介绍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人体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又称捏积,也称捏癪,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疏通经络,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为了提高效果,常常采用“捏三提一”的捏脊手法。由于捏脊和推拿是基于中医学形成的一种传统手法,它需要借助于操作者手的直接作用力和对操作技法及操作要领的熟练把握才能完成,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人工捏脊和推拿存在难以自行完成、操作费力和不便等缺陷。专利号为201410628876.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捏脊松筋保健装置,微型电机通过蜗杆驱动安装在涡轮轴上的涡轮从而带动与涡轮连体的两个窄齿齿轮,两个窄齿齿轮分别驱动安装在滚子轴上的两个异形宽齿滚子;滑板的前端设有两处前接触弧面,且两处前接触弧面分别与上述两个异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前压板通过驱动轮改变所述前压板与后压板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后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所述前压板和所述后压板均为两个,所述前压板与所述后压板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前压板通过驱动轮改变所述前压板与后压板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后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所述前压板和所述后压板均为两个,所述前压板与所述后压板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板为环状,所述前压板的内环为圆形,与所述驱动轮的外圈大小相同,所述前压板的外环为圆形均匀设置凹陷形成的四个凸起部与四个凹陷部均匀交叉设置的圆形;所述前压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变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依次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偏心点通过驱动杆连接所述前压板。


5.一种具有变径结构的捏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捏脊装置包括一组变径结构和壳体,所述变径结构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前压板通过驱动轮改变所述前压板与后压板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前压板和所述后压板均为两个,所述前压板与所述后压板对称设置;所述变径结构通过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后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或通过所述后压板的连接轴连接所述壳体。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则林赵百孝赵炜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百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