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160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该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底部的底座、定位机构、移动机构、摆动机构、加热机构和紫外线固化灯,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箱体的两侧内壁,所述紫外线固化灯设置于摆动机构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四组,用于将基材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摆动机构在箱体内往复且间歇性移动,所述摆动机构的摆动端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喷头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对基材进行往复均匀的喷涂,进一步保证了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为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电池作为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储能设备,在电动汽车、移动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锂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隔膜材料的性能。传统的聚丙烯或聚乙烯隔膜虽然成本较低,但在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方面存在局限。近年来,复合纳米纤维膜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而备受关注。

2、随着锂电池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锂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性能对锂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现有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生产设备存在生长效率低、膜厚度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解决了生长效率低、膜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内底部的底座(2)、定位机构(3)、移动机构(4)、摆动机构(5)、加热机构(8)和紫外线固化灯(9),所述加热机构(8)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内壁,所述紫外线固化灯(9)设置于摆动机构(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2)上表面的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拉杆(32),所述拉杆(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3),所述压板(33)与固定架(3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内底部的底座(2)、定位机构(3)、移动机构(4)、摆动机构(5)、加热机构(8)和紫外线固化灯(9),所述加热机构(8)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内壁,所述紫外线固化灯(9)设置于摆动机构(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2)上表面的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拉杆(32),所述拉杆(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3),所述压板(33)与固定架(3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35),所述固定架(3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6),所述第一滑块(35)与第一滑槽(3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锂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原位生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1)上表面左侧的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2)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3),所述第二齿轮(4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44),所述往复丝杠(4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5),所述摆动机构(5)固定连接于该移动块(45)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科曹静刘星辰李望南梁桂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