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F型双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133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基板、一接地面、一第一辐射面、一第二辐射面、一接地面、一短路端、一馈入线及一连接端,其中该基板包括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一辐射面,第二表面上则设置有接地面及馈入线,而在第一辐射面及接地面间设置有第二辐射面,并以短路线连接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及接地面,以连接端连接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及馈入线。该倒F型双频天线不仅可操作于双频带,并且天线场型可呈现全向性辐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该倒F型双频天线不仅可操 作于双频带,并且天线场型可呈现全向性辐射。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为常用倒F型平面天线(Inverted-F Antenna)的构造示意 图。如图所示,倒F平面天线10包括有一辐射面11、 一馈入线13、 一 短路线15及一接地面17。其中,倒F平面天线10的辐射面11、馈入线13、短路线15及接 地面17使用导电金属所制成,并分别设置于一基板100上。辐射面11 平行于接地面17,并透过短路线15与接地面17相连接。此外,辐射面 11与馈入线13相连接,并透过馈入线13以连接至无线通讯单元(图中 未示),则无线通讯单元即可透过倒F平面天线10进行无线讯号的传送。馈入线13与接地面17间存在有一间隙16,将使得馈入线13隔离 于接地面17,以避免馈入线13与接地面17产生短路而无法传输无线讯号倒F平面天线10的辐射面11将定义有一开路端111及一短路端 113,辐射面11的开路端111与短路端113间的距离将为A/4波长,通 过改变开路端111与短路端113间的距离,以调整倒F平面天线10的共 振频率。常用的倒F型平面天线10只有单一频带操作的功能,以目前无线 网路一般具有802,11b/g (2.4GHz至2.5GHz)与802.11a(5.0GHz至5.9GHz)两种规格的工作频带,单一倒F型平面天线是无法供应的。再者,倒F型平面天线10的天线场型只覆盖于X-Y平面上,并无 法补偿到X-Z平面,将因此影响到倒F型平面天线10的辐射效率,而 降低天线传输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于基板的第 一表面上设置一第一辐射面,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一接地面,以利于天线在X-Z平面上的场型补偿,而达到全向性辐射。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一第一辐射面,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一接地面,并在第 一辐射面及接地面间的基板中增设有一第二辐射面,如此,天线将可达 到双频带操作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将天线直接布 局于基板上,将简化天线的制造流程,以降低天线的生产成本,并容易 与无线网路的系统电路作结合,以提高天线积体化的效果。本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其中基板的第二 表面上设置有馈入线及接地面,并于两者间存在有一间隙,则馈入线及 间隙在接地面上将组成为一共面波导传输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接地面,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第一辐射面,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第二辐射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面及接地面间; 馈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及馈入线; 短路线,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及接地面。 所述馈入线与接地面间存在有间隙。所述馈入线及所述间隙在接地面上形成一共面波导传输线。 所述第一辐射面操作在第一频带,而所述第二辐射面操作在第二 频带。所述第一辐射面的长度将大于所述第二辐射面。 所述连接线及短路线穿透所述基板。所述连接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面及第二辐射面于第一馈入 点及第二馈入点。所述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接地面及馈入线使用导电材质所 制成。所述基板使用玻璃纤维所制成。所述第一辐射面及第二辐射面分别与所述接地面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倒F型双频天线不仅可操作于双频带, 并且天线场型可呈现全向性辐射。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的倒F型平面天线的构造示意图2A、 2B为倒F型双频天线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立体图3A、 3B、 3C分别为倒F型双频天线的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 及接地面的构造立体图4为倒F型双频天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首先,参阅图2A及图2B,为本技术倒F型双频天线一较佳 实施例的构造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倒F型双频天线 20其主要包括有一基板21、 一第一辐射面23、 一第二辐射面25、 一 接地面27及一馈入线29。其中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及馈 入线29透过一连接线24相互连接,而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 25及接地面27透过一短路线22相互连接,以使得倒F型双频天线 20可进行无线讯号的接收及发射。倒F型双频天线20的基板21包括有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 213,例如第一表面211可为基板21的上表面,而第二表面213则 为基板21的下表面。第一辐射面23设置于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上,接地面27设 置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3上,而第二辐射面25则设置在第一辐射 面23及接地面27间的基板21中。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及接地面27将透过短路线22相 互连接,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可对短路线22的个数进行改变,例如 短路线2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3上设置有馈入线29,并以连接线24进行 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及馈入线29的连接。在实际应用时, 馈入线29将与无线通讯单元(图中未示)进行连接,则无线通讯单元 将透过第一辐射面23及第二辐射面25进行无线讯号的接收与发射。本技术的基板21为多层电路板,并由玻璃纤维所制成。例 如FR4玻璃纤维。而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接地面27及馈入线29均由导电材质所制成,例如铜或其它金属材质所制成, 并分别布局于基板21中的各个电路板上(如图3A、图3B及图3C所示)。再者,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短路线22及连接线24皆穿透 基板21。例如从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延伸贯穿至第二表面213。 如此,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及接地面27将透过短路线22 电性连接,而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及馈入线29将透过连接 线24电性连接。又,馈入线29及接地面27皆设置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3上, 馈入线29为高频讯号馈入天线的桥梁,必须是低耗损的传输线结构。 再者,本技术的馈入线29及间隙291将会在接地面27上组成为 一共面波导传输线,该共面波导传输线将符合低耗损且频散特性佳的 传输线结构,如图2B所示。参阅图3A、图3B及图3C,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一辐射面、第 二辐射面及接地面的构造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倒F型双 频天线20在制作时,第一辐射面23、第二辐射面25、接地面27及 馈入线29将分别布局于对应的电路板231、 251、 271上。再有,对于各布局完成的电路板231、 251、 271进行一压合的程 序,以形成本技术基板21的主体结构。最后,在对于第一辐射 面23、第二辐射面25、接地面27及/或馈入线29进行彼此间的电性 连接,例如短路线22或连接线24,如此将可制作出本技术的 倒F型双频天线20,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技术将天线20的各组成构件直接布局于基板21上,将简 化天线20的制造流程,以降低天线20的生产成本,并容易与无线网 路的系统电路作结合,以提高天线20积体化的效果参阅图4,为本技术的倒F型双频天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F型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接地面,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第一辐射面,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第二辐射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面及接地面间; 馈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及馈入线; 短路线,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及接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业
申请(专利权)人:建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