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显富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122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蓄电仓;防护箱,设置于蓄电仓的外部;两个连接部件,设置于防护箱上,用于与新能源汽车底部相连接;测温部件,设置于防护箱上,用于检测蓄电仓内部的温度;其中,连接部件包括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开设于防护箱上,所述矩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新能源汽车底部,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和蓄电仓相对的一侧形成腔体,测温部件安装于防护箱位于腔体内的一侧,通过将滑块固定于新能源汽车底部,并使用外部螺栓通过螺纹通孔与底部固定,实现了对蓄电装置的双重固定;不仅能够确保蓄电装置的稳定性,还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2、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尤其锂离子电池,蓄电装置的固定方式多为单一的固定形式,容易导致蓄电装置在行驶过程中晃动或脱落,影响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对蓄电池内部温度的监测方式多为间接的方法,而锂离子电池易出现热失控现象,为此,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包括:

4、蓄电仓;

5、防护箱,设置于蓄电仓的外部;

6、两个连接部件,设置于防护箱上,用于与新能源汽车底部相连接;

7、测温部件,设置于防护箱上,用于检测蓄电仓内部的温度;

8、其中,连接部件包括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开设于防护箱上,所述矩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新能源汽车底部。

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和蓄电仓相对的一侧形成腔体,测温部件安装于防护箱位于腔体内的一侧;

10、其中,测温部件为温度传感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温部件设置于防护箱的内部,通过所形成的腔体,当使用后期需要安装监测元件对蓄电池进行检验时,可安装于腔体的内部,同时当新能源汽车出现意外事故对蓄电池造成挤压时,腔体给予碰撞缓冲,极大缓解了蓄电池的受损概率;

12、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当蓄电仓内部温度通过通气孔流通入腔体内后,温度传感器接收温度信号,给予新能源车辆使用者温度报警提示。

13、优选的,所述防护箱靠近腔体的内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开设于靠近连接部件的两侧,用于蓄电仓内部与腔体之间的空气流通。

15、优选的,所述蓄电仓的底部贴合有底盘,所述底盘通过多个螺栓与防护箱相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盘呈内凹状,防护箱贴合于底盘的内凹侧壁上,通过螺栓将防护箱和底盘固定,使得底盘给予防护箱、蓄电仓防护作用。

17、优选的,所述蓄电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卡接有上盖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板上对称开设有内凹把手和穿线孔,通过开设内凹把手使得工作人员便于拿取上盖板。

1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外部对称安装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对称设置于远离把手的一侧,且连接板体和防护箱上部相平齐,使用外部螺栓通过螺纹通孔将蓄电装置与新能源汽车底部相固定,给予二次防护作用。

21、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外部对称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内部铰接有把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把手时,其通过铰接的方式收纳于内凹槽的内部,在使用时,将其从内凹槽的内部取出即可。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本技术中,通过将滑块固定于新能源汽车底部,并使用外部螺栓通过螺纹通孔与底部固定,实现了对蓄电装置的双重固定;不仅能够确保蓄电装置的稳定性,还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与安装。

25、本技术中,在蓄电仓内设置通气孔,并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腔体内,能够实时监测蓄电仓内部的温度,与蓄电池在不同空腔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空气流通对蓄电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有效防止蓄电池过热引发安全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和蓄电仓(11)相对的一侧形成腔体(22),测温部件安装于防护箱(10)位于腔体(22)内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靠近腔体(22)的内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仓(11)的底部贴合有底盘(18),所述底盘(18)通过多个螺栓与防护箱(10)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仓(11)上开设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上卡接有上盖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的外部对称安装有连接板体(19),所述连接板体(19)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的外部对称开设有内凹槽(16),所述内凹槽(16)的内部铰接有把手(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和蓄电仓(11)相对的一侧形成腔体(22),测温部件安装于防护箱(10)位于腔体(22)内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靠近腔体(22)的内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仓(11)的底部贴合有底盘(18),所述底盘(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富
申请(专利权)人:王显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