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般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油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滑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在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用滑油冷却器。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滑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滑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系循环油路。
2、中国专利cn208518723u公开了一种船舶主机滑油冷却器,润滑油从进油端进入壳体,再从出油端流出。有可能出现润滑油从进油端进入壳体,流经壳体上部,再从出油端流出的路径,导致润滑油流动路径过短,缩短了润滑油与海水的换热时间,影响换热效率,影响润滑油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滑油冷却装置。
2、第一方面,本技术的滑油冷却装置,该滑油冷却装置包括:
3、中空的壳体,其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壳体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4、进水端盖,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进水端盖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5、回水端盖,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6、第一管组,其包括多根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回水端盖通过所述第一管组相连;
7、第二管组,其包括多根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回水端盖通过所述第二管组相连;
8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隔板,润滑油从第一进液口进入壳体内,在隔板的阻挡下,润滑油需要流经隔板与壳体底部之间的间隙,才能够流动至第一出液口,延长了润滑油的流动路径,增加了润滑油与海水的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油冷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置入所述第一管板,所述进水端盖与所述第一管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盖与所述第一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置入所述第二管板,所述回水端盖与所述第二管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端盖与所述第二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底脚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膨胀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端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多个锌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油冷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置入所述第一管板,所述进水端盖与所述第一管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盖与所述第一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置入所述第二管板,所述回水端盖与所述第二管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油冷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慕雪,缪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铭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