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11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30
本技术公开了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基底、边坡、垃圾坝围合成半封闭式山谷型填埋场区,填埋场还包括顶棚、中间柱、边柱、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顶棚用于填埋场区上部挡雨;中间柱位于填埋场区内,用于支撑顶棚;边柱位于填埋场周边,形成围护结构;防渗系统分为用于基底防渗的基底防渗系统、用于边坡防渗的边坡防渗系统和用于中间柱防渗的中间柱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穿插在基底防渗系统中,用于收集和导排渗滤液;地下水导排系统位于基底防渗系统以下,用于导排地下水。本技术能大幅度降低渗滤液产生,有效解决渗滤液处理运营成本高及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具体为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


技术介绍

1、危险废物填埋场作为最终处置危废的一种方法,是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的重要手段和设施,主要功能是隔断危险废物中重金属等有害组分向环境和人体的转移,实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柔性填埋场因其造价低、技术相对成熟、操作简便成为主要的填埋处置设施。

2、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其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是填埋场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必须加以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防渗工程方案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渗滤液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场区内降雨下渗,其次为危险废物的自身含水量。其性质与水量变化较为复杂,主要与危险废物成分、填埋作业工艺、季节变化、填埋年限和覆盖材料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所述填埋场包括基底、边坡、垃圾坝,所述基底、边坡、垃圾坝围合成半封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所述填埋场包括基底、边坡、垃圾坝,所述基底、边坡、垃圾坝围合成半封闭式山谷型填埋场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防渗系统从下至上为防渗层一、防渗层二、保护层一、防渗层三、防渗层四、保护层二、隔离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一由300mm厚的压实粘土和5000g/m2 GCL土工聚合粘土衬垫组成,所述防渗层二为2.0mm光面HDPE土工膜,所述保护层一为600g/m2聚酯无纺土工布,所述防渗层三由3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所述填埋场包括基底、边坡、垃圾坝,所述基底、边坡、垃圾坝围合成半封闭式山谷型填埋场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防渗系统从下至上为防渗层一、防渗层二、保护层一、防渗层三、防渗层四、保护层二、隔离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一由300mm厚的压实粘土和5000g/m2 gcl土工聚合粘土衬垫组成,所述防渗层二为2.0mm光面hdpe土工膜,所述保护层一为600g/m2聚酯无纺土工布,所述防渗层三由300mm厚的压实粘土和5000g/m2 gcl土工聚合粘土衬垫组成,所述防渗层四为2.0mm厚的光面hdpe土工膜,所述保护层二为600g/m2聚酯无纺土工布,所述隔离层为200g/m2 pe编织土工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渗系统从下至上为保护层、次人工衬层、次级渗漏检测层、主人工衬层、保护层、初级渗漏检测层、压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封闭式山谷型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5000g/m2 gcl土工聚合粘士衬垫,所述次人工衬层为2.0mm厚的单毛面hdpe土工膜,所述次级渗漏检测层为6.3mm土工复合三维排水网格,所述主人工衬层为2.0mm厚的单毛面hdpe土工膜,所述保护层为600g/m2聚酯无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欣罗小勇彭赵陈亮李相儒李云全叶盛华陈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