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103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车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用于与压缩机相连;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第一换热器连接于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之间,蒸发器连接于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之间。由此,通过使得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设置在车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阻以及压力损失,提高热管理系统的低压压力,从而增加热管理系统中冷媒的流量,有利于防止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保证压缩机的性能,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制热需求,并且有利于防止因蒸发器温度过低而出现结冰的情况,同时无需设置用于热补偿的加热件,以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在热管理系统的制热除湿模式下,热管理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媒流量有限,导致压缩机的转速受限,影响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并且存在蒸发器温度过低并出现结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好,并且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热管理系统的减重降本。

2、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相连;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系统,通过使得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设置在车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阻以及压力损失,提高热管理系统的低压压力,从而增加热管理系统中冷媒的流量,有利于防止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保证压缩机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4)可选择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4)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外冷凝器(5),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相连,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车内换热器(2)和所述蒸发器(4)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4)可选择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4)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外冷凝器(5),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相连,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车内换热器(2)和所述蒸发器(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所述车内换热器(2)和所述蒸发器(4)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电池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件(6),所述第一换热件(6)连接于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缩机(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6)为多个且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1)切换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切换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模式和第五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外冷凝器(5)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12)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芬张经科刘公正黄宪辉刘志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