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保持架注塑装置、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096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保持架注塑装置、角接触球轴承,其中的轴承保持架,包括环形架体,环形架体上构造有多个兜孔,各兜孔沿环形架体的径向贯通环形架体的内外环壁面,各兜孔沿环形架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各兜孔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圆柱弧面围设形成,两个平面与环形架体的径向面平行,两个圆柱弧面同处于一个圆柱面上,且圆柱面的轴线与环形架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大兜孔内的储脂空间,有利于改善对滚球的润滑作用;减少轴承运行时滚球在保持架周向上与保持架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生热,避免温度过高引起润滑脂变性;还能够消除轴承运行时保持架对滚球的侧向力作用,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及轴承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保持架注塑装置、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介绍

1、轴承保持架是指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滚动体、并随之运动的轴承零件,其能够隔离滚动体,通常还能够引导滚动体并将其保持在轴承内,是滚动轴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轴承精度有直接影响。

2、现有的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兜孔设计多采用圆形直通孔(如图1所示)或球形兜孔(如图2所示)。现有圆形或球形兜孔设计中,兜孔对滚球形成完整包裹,滚球在兜孔内只有有限的兜孔间隙,这种兜孔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兜孔内储油空间不足,影响润滑效果;(2)轴承运转过程中,滚球沿周向滚动时滚球与保持架在兜孔最大圆周处发生弧面接触,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易产生摩擦生热;(3)圆形或球形兜孔情况下,滚球前沿与保持架为弧面接触,除受到沿周向的正向力作用,还会受到侧向分力作用,会引起轴承的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保持架注塑装置、角接触球轴承,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保持架的兜孔存在储油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架体(1),所述环形架体(1)上构造有多个兜孔(11),各所述兜孔(11)沿所述环形架体(1)的径向贯通所述环形架体(1)的内外环壁面,各所述兜孔(11)沿所述环形架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兜孔(11)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12)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圆柱弧面(13)围设形成,其中,两个所述平面(12)与所述环形架体(1)的径向面平行,两个所述圆柱弧面(13)同处于一个圆柱面上,且所述圆柱面的轴线与所述环形架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将两所述平面(12)之间在所述环形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架体(1),所述环形架体(1)上构造有多个兜孔(11),各所述兜孔(11)沿所述环形架体(1)的径向贯通所述环形架体(1)的内外环壁面,各所述兜孔(11)沿所述环形架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兜孔(11)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12)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圆柱弧面(13)围设形成,其中,两个所述平面(12)与所述环形架体(1)的径向面平行,两个所述圆柱弧面(13)同处于一个圆柱面上,且所述圆柱面的轴线与所述环形架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将两所述平面(12)之间在所述环形架体(1)的轴向上的距离b定义为所述兜孔(11)的内径,所述兜孔(11)容纳的滚球的直径为q,(b-q)为兜孔间隙,0.1mm≤(b-q)≤0.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柱弧面(13)的直径为d,1≤d/b≤1.03;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的内圈直径m>150mm时,1<d/b≤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兜孔(11)具有处于所述环形架体(1)的外环壁面上的外锁口(21)以及处于所述环形架体(1)的内环壁面上的内锁口(22),其中,所述外锁口(21)与两个所述圆柱弧面(13)的相交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95%q≤l1≤97%q;所述内锁口(22)与两个所述圆柱弧面(13)的相交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国鑫林国明马娜孙兆松隋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