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079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容纳于其中的透镜组和间隔元件,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至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物侧为凸面像侧为凹面;第二透镜光焦度为正物侧为凸面像侧为凹面;第三透镜光焦度为正物侧为凸面像侧为凸面;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物侧为凸面像侧为凸面;第五透镜光焦度为负物侧为凹面;第六透镜光焦度为正物侧为凸面;第一二透镜间具有与第一透镜像侧面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镜筒物侧端面外径D0s、镜筒物侧端面内径d0s、光学成像镜头入瞳直径EPD、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满足0<(D0s‑d0s)/(EPD×tan(Semi‑FOV))≤0.5,第一间隔元件像侧面内径d1m、第一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R2、第一透镜折射率N1满足2.0<d1m/(R2×N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1、随着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各类卖点层出不穷,随着各方面性能的深度挖掘,越来越多的前沿功能被开发导入量产,在摄像方面,常规的像素与取景大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为跟进市场发展,广角、高像素手机摄像头是市场所需,然而,目前的镜头技术中,在光学系统的视场角满足设计要求,能够获得更大的通光量的情况下,系统的敏感性往往无法得到很好地控制,第二透镜结构部分容易产生杂光,影响系统性能和良率。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通过合理的光学有效径曲率设置和合理的结构部分设置,减小系统敏感性,提升组立稳定性,使得镜头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能有着更高的量产良率,来降低使用成本,提升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镜筒和容纳于所述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中,所述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容纳于所述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1、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至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01、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1、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2、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满足:

...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容纳于所述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1、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至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01、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1、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2、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李洋王泽光朱佳栋丁先翠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