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补偿器,尤其涉及一种公差补偿器及装配组件。
技术介绍
1、一般来说,公差补偿设备是为解决跨越受公差影响的接合间隙而将两个组件旋拧到彼此上的问题,公差补偿设备出于此目的被布置在待连接的组件之间,并且用于将组件旋拧在一起的螺钉元件,例如:螺钉或螺纹栓,引导通过组件中对应提供的开口并且通过公差补偿设备。
2、在汽车应用中,公差补偿设备可以用于组装彼此之间具有尺寸或空间差异的部件,然而,传统的公差补偿器无法实现自动补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公差补偿器,以解决传统的公差补偿器无法实现自动补偿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公差补偿器,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紧固,所述公差补偿器包括:
4、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容纳腔;
5、轴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其包括固定件、紧固件、弹性压件、推动件和锁紧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或内腔孔,所述紧固件具有第一安装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弹性压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具有第一弹性调节部;
6、径向调节件,所述径向调节件分别套设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固定件的周向,沿所述径向调节件的外周向设有第二弹性调节部,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推动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相抵接,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径向调节件和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件具有第二安装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推动件、所述径向调节件、所述锁紧件和所述第一部件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推动件和所述径向调节件且与所述锁紧件进行不限于螺纹接合方式。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为类弹片结构,所述类弹片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安装腔的方向延伸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沿所述第一部件的轴向发生弹性形变。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由弹片绕所述径向调节件的外周向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沿所述第一部件的径向发生弹性形变。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具有限位柱和限位卡扣,所述基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扣相适配的限位卡槽。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的外周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径向调节件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扣。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周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径向调节件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筋。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述锁紧件包括锁紧卡头和连接柱,所述锁紧卡头与所述连接柱连接,且所述内螺纹或内腔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柱内。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设置有第一类螺纹结构,所述紧固件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类螺纹结构相配合的第二类螺纹结构。
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公差补偿器,所述公差补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公差补偿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紧固。
16、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7、本申请提出一种公差补偿器,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紧固,公差补偿器包括基座、轴向调节组件和径向调节件,轴向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件、紧固件、弹性压件、推动件和锁紧件。基座具有容纳腔,轴向调节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固定件具有外螺纹,锁紧件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或内腔孔,紧固件具有第一安装腔以及与第一安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弹性压件位于第一安装腔内且具有第一弹性调节部;径向调节件分别套设于锁紧件和固定件上,沿径向调节件的外周向设有与第一部件的内壁抵接的第二弹性调节部,推动件的一侧与第一弹性调节部相抵接,另一侧分别与径向调节件和第一部件抵接,固定件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推动件和径向调节件且与锁紧件进行不限于螺纹接合方式。
18、在使用公差补偿器对待装配的部件(如将第一部件紧固到第二部件)进行装配紧固过程中,通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固定件,以使固定件与锁紧件旋合固定,旋合过程中利用固定件的头部推动紧固件相对基座移动,以带动第一安装腔内的弹性压件跟随紧固件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推动件推动径向调节件和第一部件同步移动,当第一部件移动至与第二部件接触并产生摩擦力时,继续旋转固定件能够带动锁紧件同步转动,锁紧件在固定件的作用下转动预设角度后,此时,锁紧件的一部分与待装配的部件抵接,继续使固定件与锁紧件进行不限于螺纹接合方式旋转以驱动锁紧件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锁紧,与此同时,锁紧件在穿设第二部件的连接孔时,弹性压件的第一弹性调节部能够对整个公差补偿器与第二部件在轴向上进行校正补偿,径向调节件的第二弹性调节部能够对整个公差补偿器与第二部件在径向上进行校正补偿,最终将待装配的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锁紧固定,实现对待装配的部件自动补偿。
19、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差补偿器,用于将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00)紧固,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补偿器(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件(133)具有第二安装腔(1332)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33),所述推动件(134)、所述径向调节件(140)、所述锁紧件(135)和所述第一部件(110)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内,所述固定件(131)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322)、所述第二通孔(1333)、所述推动件(134)和所述径向调节件(140)且与所述锁紧件(135)进行不限于螺纹接合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1331)为类弹片结构(13311),所述类弹片结构(13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的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的方向延伸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1331)沿所述第一部件(110)的轴向发生弹性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0)具有限位柱(111)和限位卡扣(112),所述基座(120)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111)相适配的限位孔(122),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扣(112)相适配的限位卡槽(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5)的外周向开设有卡槽(1351),所述径向调节件(140)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351)相适配的卡扣(1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31)的周向开设有限位槽(1311),所述径向调节件(140)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1311)相适配的限位筋(14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5)包括锁紧卡头(1352)和连接柱(1353),所述锁紧卡头(1352)与所述连接柱(1353)连接,且所述内螺纹或内腔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柱(135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21)的腔壁设置有第一类螺纹结构(1211),所述紧固件(132)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类螺纹结构(1211)相配合的第二类螺纹结构(1323)。
10.一种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1000)包括第一部件(110)、第二部件(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补偿器(100),所述公差补偿器(100)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110)上,所述公差补偿器(100)用于将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200)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差补偿器,用于将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00)紧固,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补偿器(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件(133)具有第二安装腔(1332)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33),所述推动件(134)、所述径向调节件(140)、所述锁紧件(135)和所述第一部件(110)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内,所述固定件(131)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322)、所述第二通孔(1333)、所述推动件(134)和所述径向调节件(140)且与所述锁紧件(135)进行不限于螺纹接合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1331)为类弹片结构(13311),所述类弹片结构(13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的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安装腔(1332)的方向延伸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1331)沿所述第一部件(110)的轴向发生弹性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141)由弹片绕所述径向调节件(140)的外周向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141)沿所述第一部件(110)的径向发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0)具有限位柱(111)和限位卡扣(112),所述基座(120)开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燎,李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维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