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060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波钟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金属制的框体中容纳了天线构造体的情况下还能确保足够的接收灵敏度的电波钟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波钟表的特征是,具备:具有铁芯和卷绕在该铁芯上的线圈的天线构造体,以及在内部容纳配置该天线构造体的框体;通过用该天线构造体接收电波而进行当前时刻的修正;上述框体具备形成为中空的短柱形状且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制的主体壳及与该主体壳卡合且封闭上述开口部的金属制的后盖部件,仅在将上述天线构造体容纳在上述框体的内部时以上述天线构造体的铁芯的中心轴为中心分成两部分的上述框体的一方侧设置用于将上述后盖部件固定在上述主体壳上的框体固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波钟表
技术介绍
—直以来,已知有具备接收包含时刻信息的标准电波的天线构造体,并基于由该天线构造体接收到的标准电波自动地对当前时刻进行修正的电波钟表。作为天线构造体,大多使用例如在接收灵敏度高的磁性材料即由非晶金属或铁氧体等构成的铁芯上巻绕了线圈构成的杆状天线。 对于这种电波钟表,若在天线构造体附近有金属构件时,则在由天线构造体产生的磁通通过该金属构件时产生涡流(过电流),接收灵敏度因该涡流损失而降低。 但是,近年来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外观设计上以及为了显示其高级感,还进行了用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手表的框体(即,主体壳及后盖部件),因而其结构要求能在这种金属制的框体中容纳了天线构造体的情况下还要确保足够的接收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这种金属制的框体中容纳了天线构造体的情况下还能确保足够的接收灵敏度的电波钟表。 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之一的电波钟表的特征是,具备具有铁芯和巻绕在该铁芯上的线圈的天线构造体,以及在内部容纳配置该天线构造体的框体;通过用天线构造体接收电波而进行当前时刻的修正;上述框体具备形成为中空的短柱形状且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制的主体壳、以及与该主体壳卡合且封闭上述开口部的金属制的后盖部件,仅在将上述天线构造体容纳在上述框体的内部时以上述天线构造体的铁芯的中心轴为中心分成两部分的上述框体的一方侧设置用于将上述后盖部件固定在上述主体壳上的框体固定部。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波钟表的优选例子的所列举的电波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波手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后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安装在主体壳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侧卡合部与后盖侧卡合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A 图8C是表示嵌合固定部的结构的图,图8A表示后盖部件挤压前的状态,图8B是表示后盖部件被挤压的过程的状态,图8C表示嵌合固定部的嵌合完成了的状态。 图9是表示交变磁通与涡流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在用现有的固定方法的场合的涡流的产生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在用现有的固定方法的场合的涡流的产生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在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方法的场合的涡流的产生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在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方法的场合的涡流的产生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安装在主体壳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安装在主体壳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纹连接固定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纹连接固定部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纹连接固定部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纹连接固定部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后盖部件安装在主体壳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 图13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波钟表的电波钟表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简要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电波手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所示,在电波手表100中设有形成为中空的短柱形状的手表壳体(以下称为"主体壳1")。主体壳1用不锈钢或钛等金属及其它悼电性材料形成,在电波手表100的表面侧端部具有开口部la,在背面侧端部具有开口部lb。 在主体壳1的图1的上下两端部,即表的12点钟方向侧端部及6点钟方向侧端部形成有安装表带2的表带安装部3。另外,在主体壳1的外周部设有输入与时刻相应的指示等的各种操作指示的多个操作按钮4。 在主体壳1的表面侧端部的开口部la安装有用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防风玻璃5用以封闭开口部la。另外,形成防风玻璃5的非导电性材料是例如不屏蔽电波传播的材料即玻璃。 另外,在该主体壳1的内部,设有例如用树脂等形成的外壳7。外壳7最好用不屏蔽电波传播的材料形成。在外壳7的内部容纳有各种电子零部件,例如手表机构(未图示),对电波手表100的各部分供给电力用的电池(未图示),天线构造体8,以及设有接收电路等的未图示的电路板等。 天线构造体8构成为,具备铁芯81和巻绕在该铁芯81上的线圈82,当电波透过铁芯81时,则在线圈82上产生感应电流。天线构造体8借助于例如具有缓冲特性的粘结剂等配置在外壳7内,线圈82的端部与设置于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未图示)连接。此外,天线构造体8的形状等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铁芯81由铁氧体等导磁率(magnetic permeability)(将磁场或磁场强度H与磁通密度B之间的关系用B二 PH表示时的比例常数ii称为导磁率)或比导磁率(将导磁率P与真空的导磁率y0之比iis= y/yO称为比导磁率)高的磁性材料形成。另夕卜,形成铁芯81的材料不限定于铁氧体,只要是具有能作为天线的铁芯81充分发挥作用的性质的材料,如非晶质合金等都可以采用。另外,铁芯81不限定于单层构造,也可以是例如将非晶质箔多层叠层而成的叠层构造等由多层磁性材料构成。 另外,在主体壳1的内部,与防风玻璃5的背面侧相对地配置有文字盘11。如图1所示,在文字盘11的表面侧的周边部分基本上以等间隔设有与表的从1时到12时相对应的12个时字构件lla。 在文字盘11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未图示的轴孔,指针轴13通过轴孔从电波手表100的背面侧突出到表面侧。在指针轴13上安装有配置于防风玻璃5和文字盘11之间的时针和分针等指针14。上述钟表运动成为使安装在该指针轴13上的指针14在文字盘11的上方走针。 另外,在主体壳1的背面侧端部的开口部lb,借助于防水圈16(参照图6)安装有与该主体壳1卡合而封闭开口部lb用的金属制的后盖部件6。此外,由于这样通过借助于防水圈16来固定主体壳1和后盖部件6而可以在主体壳1的开口部lb的端面与后盖部件6之间确保微小的间隙而使两者不会直接面接触,因而能确保主体壳1与后盖部件6之间的绝缘。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0(参照图6)由该后盖部件6和主体壳1构成。 在此,参照图3 图8对主体壳1的支承后盖部件6的部分的结构及后盖部件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从上侧(S卩,电波手表100的表面侧)观察后盖部件6的俯视图,图4是后盖部件6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后盖部件6嵌装在主体壳1上的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在图6中,为了图示的方便省略了容纳于主体壳1内部的外壳7及防风玻璃5等的图示。 如图2及图6所示,在主体壳1的侧壁的开口部lb侧的端面上,在电波手表100的成为6时侧的位置开有螺纹孔21,该螺纹孔21用于承接对后盖部件6和主体壳1进行螺纹连接的螺丝70。另外,在主体壳l的内侧侧面,在设有螺纹孔21的位置附近,设有用于承接后述的后盖部件6的卡合部68的作为主体侧卡合部的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波钟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铁芯和卷绕在该铁芯上的线圈的天线构造体,以及在内部容纳配置该天线构造体的框体;通过用该天线构造体接收电波而进行当前时刻的修正;上述框体具备:形成为中空的短柱形状且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制的主体壳,以及与该主体壳卡合且封闭上述开口部的金属制的后盖部件;仅在将上述天线构造体容纳在上述框体的内部时以上述天线构造体的铁芯的中心轴为中心分成两部分的上述框体的一方侧设置用于将上述后盖部件固定在上述主体壳上的框体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贵司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