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004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外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机壳底座,电机本体,补油组件,还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所述机壳底座上方;所述防护外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补油组件均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所述补油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的夹持板;从而不对储油箱的出油口进行密封,从而使得润滑油从出油口排出对润滑油的输出端进行密封处理,无需工作人员在需要对电机本体上油时,手动拆开电机外壳后,再进行对电机的输出端上油流程,节省了人力的同时,工作人员能够定时的对电机本体的输出端进行润滑,大大提高了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检查是否需要润滑,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外壳,具体为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并且伺服电机的机壳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电机机壳作为伺服电机零件的一部分,具有很重要保护的作用,机壳质量的与否直接决定着电机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电机机壳结构缺少对伺服电机进行润滑的功能,在长时间工作后,电机的输出端在长时间时间转动后会因自身的摩擦力增大而导致转速下降的情况出现,此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电机外壳拆开,对电机的输出端进行输油润滑,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电机的使用效率,同时不易于工作人员的发现。

<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包括:机壳底座(1),电机本体(2),补油组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6),所述机壳底座(1)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7),所述机壳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8),且若干所述支撑杆(8)延机壳底座(1)中心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303)一侧表面均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防护外壳(4)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包括:机壳底座(1),电机本体(2),补油组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6),所述机壳底座(1)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7),所述机壳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8),且若干所述支撑杆(8)延机壳底座(1)中心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303)一侧表面均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防护外壳(4)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对称设置有上下两组,所述支撑块(10)表面均开设有对接孔(11),所述对接孔(11)对称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防护外壳(4)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块(12),所述机壳底座(1)上表面均开设有与卡合块(12)相配合的卡合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4)上方设置有固定外壳(14),所述固定外壳(14)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与支撑杆(8)相配合的支撑孔,所述固定外壳(14)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环形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防护外壳(4)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外壳(14)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螺栓(17),所述连接螺栓(17)通过螺纹槽与连接板(16)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306)下表面且位于出油口(318)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雪婷赵士元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法爱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