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962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包括生成噪声传递函数加载文件;声腔有限元模型建模及声腔人耳响应点节点ID标准化;白车身有限元模型搭建;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搭建及悬置安装点ID标准化;噪声传函仿真分析模型装配;运行后处理脚本,生成悬置激励点到人耳响应点的噪声传递函数分析结果;对车内噪声风险评价,若有风险则启动结构优化,若没有,输出仿真分析报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悬置支架装配状态下安装点到人耳的噪声传递函数仿真模拟分析,用户可根据分析结果判断风险,在数据阶段对支架或关键路径上的车身结构进行优化,减少项目后期问题解决的成本及周期代价;本方法使得仿真分析周期缩减、方案迭代优化的效率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各种激励源,包括电驱激励、电驱附件激励以及路面激励等。其中,电驱及附件激励源与车身之间一般通过悬置系统进行连接,激励通过悬置系统主动侧支架、悬置弹性元件衰减后传递到车身侧支架,如果支架刚度设计不足或者传递路径设计不合理,极易传递到车内成员耳点,引起车内噪声问题。

2、现有技术中,关于车身侧支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支架车身装配模态,支架单体约束模态、以及支架连接点动刚度控制方面,未能充分考虑激励到人耳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的影响,且当前也未见对噪声传函仿真及优化分析自动化的研究。但是,在车辆前期项目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电驱系统及附件激励源到人耳的传递路径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后期验证阶段将会面临很多由于结构振动激励传递过大带来的车内噪声问题。基于此,在项目初期需要采用仿真手段进行分析,提前规避风险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为:启动噪声传函预处理脚本,生成包括节点文件、激励文件和工况文件的加载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声腔网格详细模型,采用响应点ID标准化命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为: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白车身有限元网格详细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为:启动噪声传函预处理脚本,生成包括节点文件、激励文件和工况文件的加载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声腔网格详细模型,采用响应点id标准化命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为: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白车身有限元网格详细模型,对网格模型标准化编号,白车身编号范围12010000~179999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噪声传递函数仿真自动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具体为:建立车身侧悬置支架实体网格模型,悬置本体采用集中质量点进行模拟,悬置质心位置定义为激励点,对激励点进行标准化编号,编号需与第1步中的节点set文件保持一致,余网格模型编号范围为45010000~4899999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晶宝马玉婷李思宇冯瑞李亚宝孙召杰孙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