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塔,具体为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输电塔在安装时,需要通过吊装设备将输电塔吊起,并通过螺栓将其安装固定在底座上。
2、然而,现有的输电塔在安装时,不便于对输电塔进行导向与微调,从而影响安装的效率和效果,在安装完成后,抗震效果较差,同时,当发生震动时,螺栓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抗震的效果,并且,不易被发现,不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和输电塔本体,所述混凝土底座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安装座,各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预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地脚螺栓,且输电塔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底部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框,且第二固定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套设在地脚螺栓的侧壁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且第二固定框的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1)和输电塔本体(11),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安装座(12),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安装座(12)的顶部预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地脚螺栓(13),且输电塔本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21),所述第一固定框(21)的底部通过连接机构(10)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框(14),且第二固定框(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15),所述安装块(15)套设在地脚螺栓(13)的侧壁并通过螺母(16)进行固定,且第二固定框(14)的内侧壁固定插设有导向框(23),所述导向框(23)包括斜面(2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1)和输电塔本体(11),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安装座(12),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安装座(12)的顶部预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地脚螺栓(13),且输电塔本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21),所述第一固定框(21)的底部通过连接机构(10)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框(14),且第二固定框(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15),所述安装块(15)套设在地脚螺栓(13)的侧壁并通过螺母(16)进行固定,且第二固定框(14)的内侧壁固定插设有导向框(23),所述导向框(23)包括斜面(2301),且第二固定框(1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条形开口(17),所述第二固定框(14)的底部通过多个升降机构(4)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移动板(18),且移动板(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连接块(22),各个所述连接块(22)的顶部通过伸缩机构(5)连接有移动座(20),且移动座(20)的上端贯穿条形开口(17)并设置有滚珠(19),所述混凝土底座(1)和输电塔本体(11)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2),且各个所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移动座(20)的移动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开设在第一固定框(21)上的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002),所述第二固定框(14)上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连接孔(1001),且第一固定框(21)和第二固定框(14)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锥形套(201),且锥形套(201)和输电塔本体(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拉绳(202),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顶部通过第一复位机构(3)连接有移动杆(203),且移动杆(2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球(204),所述圆球(204)插设在锥形套(201)内,且移动杆(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块(205),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顶部通过第二复位机构(9)连接有第二摩擦块(206),且第二摩擦块(206)在第一摩擦块(205)的表面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塔抗震设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底座(1)顶部的l形板(301),所述移动杆(203)插设在l形板(301)的顶部,且移动杆(203)的侧壁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汤姆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