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震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损害,主要是因为地震波导致的地面震动和变形,建筑结构在地震中主要承受剪力和弯矩,节点的破坏情况与梁柱的破坏顺序密切相关,为避免结构严重破坏,“强柱弱梁”是结构设计的核心原则,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的关键部位设置耗能装置,吸收地震能量,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2、钢结构作为装配式结构的一种,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质量高、环保且易于维护等优点,其强度高、重量轻和延展性好的特性,使得钢结构在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钢结构节点的连接设计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设计钢结构时,不仅要注重其强度和刚度,还需特别关注其塑性变形和耗能能力,以提升整体抗震性能。
3、现有的钢结构框架在实际应用中,其延性、耗能性能以及可施工性均存在不足。这些缺陷导致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易于发生脆性破坏,难以有效吸收和分散外部能量,进而增大了结构失效的风险,特别是在地震等极端事件下,耗能性能不佳的钢结构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1)和型钢梁(2),所述型钢柱(1)设置有抗剪端板(7),所述抗剪端板(7)通过四号螺栓(3)与型钢梁(2)的梁腹板连接,且梁腹板与柱翼缘之间设置有竖向缝隙(8),所述型钢梁(2)的下翼缘设置有屈曲约束耗能组件(4),所述屈曲约束耗能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型钢柱(1)和型钢梁(2)连接,所述型钢梁(2)的上翼缘设置有预应力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组件(6)包括预应力钢绞线(61)、锚具(62)和垫片(63),所述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1)和型钢梁(2),所述型钢柱(1)设置有抗剪端板(7),所述抗剪端板(7)通过四号螺栓(3)与型钢梁(2)的梁腹板连接,且梁腹板与柱翼缘之间设置有竖向缝隙(8),所述型钢梁(2)的下翼缘设置有屈曲约束耗能组件(4),所述屈曲约束耗能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型钢柱(1)和型钢梁(2)连接,所述型钢梁(2)的上翼缘设置有预应力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组件(6)包括预应力钢绞线(61)、锚具(62)和垫片(63),所述预应力钢绞线(61)设置于型钢梁(2)的上部翼缘下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61)的两端通过锚具(62)和垫片(63)与型钢柱(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61)贯穿至型钢柱(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61)的预应力与型钢梁(2)的上翼缘屈服力之和大于屈曲约束耗能组件(4)的屈服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不张开的大承载力延性耗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屈曲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超,李兰欣,金辰华,王艳芳,姜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