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780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架,行走架包括下架体、上架体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连杆,中连杆与下架体构成竖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上架体与中连杆构成竖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中连杆上设置有坐垫,行走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中连杆以及上架体的高度发生改变,本方案可以自适应患者身高,实现辅助患者进行走动康复训练且训练时的走动轨迹与走动速度可调、进行小腿悬空做甩腿康复训练动作以及进行蹲下站立的康复训练动作且蹲下站立的轨迹以及速度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下肢患有疾病的患者,例如骨折、膝关节扭伤等,在康复阶段,需要患者时常走动,以加快下肢的恢复,为了防止患者体力布置或者不小心摔倒等等,一般需要康复行走架来辅助患者行走,然而,现有的康复行走架一般是不能够调整的,不利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并且不利于患者作出各种康复动作,经检索发现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22042417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站立式腿部康复训练架,其通过电动伸缩杆改变后支撑主板的高度,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调整康复训练装置,并在后支撑主板上设置了坐垫,供患者坐下休息,然而,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根据下肢所患的疾病不同以及疾病康复状态不同,患者下肢的训练动作也有所不同,有行走动作,有蹲下站起动作,有坐着甩小腿动作等,该篇专利文献仅能够辅助患者行走以及供患者坐下休息,无法完成其它康复训练动作,有待改进,除此之外,该篇专利文献是通过胸部、腰部、腿部弹性固定带对患者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容易阻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动作,给患者带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架(100),其特征在于,行走架(100)包括下架体(101)、上架体(103)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连杆(102),中连杆(102)与下架体(101)构成竖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上架体(103)与中连杆(102)构成竖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中连杆(102)上设置有坐垫(111),行走架(10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中连杆(102)以及上架体(103)的高度发生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架体(101)包括呈水平布置的下U形支架(1011),下U形支架(1011)的两端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架(100),其特征在于,行走架(100)包括下架体(101)、上架体(103)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连杆(102),中连杆(102)与下架体(101)构成竖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上架体(103)与中连杆(102)构成竖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中连杆(102)上设置有坐垫(111),行走架(10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中连杆(102)以及上架体(103)的高度发生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架体(101)包括呈水平布置的下u形支架(1011),下u形支架(1011)的两端均竖直朝上设置有下立柱(1012),上架体(103)包括呈水平布置且位于下u形支架(1011)上方的上u形支架(1031),上u形支架(1031)的两端均竖直朝下设置有上立柱(1032),中连杆(102)的内部中空,中连杆(102)设置有两个,两个中连杆(102)分别套设在下架体(101)的两个下立柱(1012)的外部,上架体(103)的两个上立柱(1032)分别套设在两个中连杆(10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下u形支架(101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04),上u形支架(1031)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摇杆(10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用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u形支架(1031)用于支撑患者腋窝的两个支撑臂的上端面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婷朱媛郝旭严娅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