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孔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804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具有供线缆穿入的安装孔,所述线缆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子,主体外壳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在线缆外侧的外屏蔽环,外屏蔽环包括主环体,所述主环体一端沿径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所述主环体另一端沿径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一端与主环体弹性连接;所述主体外壳的安装孔内设置有一圈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上开设有引导槽体,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可沿引导槽体从限位台阶的一端穿入且第二限位凸起无法从另一端穿过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用以抵接在限位台阶的外侧。本技术可防止线缆的前后窜动以及周向的转动,实现限位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过孔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过孔连接器,可用于可新能源汽车电机连接、高压配电盒连接、储能电站连接线路等高压线路的连接,其结构大体如cn209329234u中公开的一种两芯过孔连接器,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铝合金主体、屏蔽夹、防水圈、尾夹以及线缆,其中,该铝合金主体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该主体上的线缆筒,该屏蔽夹固定在该线缆上并卡接在该线缆筒的底部,该防水圈设置在该屏蔽夹上方的该线缆筒中,该线缆穿过防水圈、屏蔽夹并定位在该铝合金主体中,该尾夹与该线缆筒固定通过压缩该防水圈将该线缆定位在该铝合金主体的线缆筒中。

2、但是,此类过孔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过孔连接器始终没有将高压线缆与连接器之间做位置固定,或限位不彻底,容易出现转动以及前后窜动,导致有时候安装需要将线缆拉拔到位、扭转后才能安装,影响安装效率,且安装后难以进行回调,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调整以及具有限位功能的过孔连接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10),所述主体外壳(10)具有供线缆(100)穿入的安装孔(11),所述线缆(100)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子(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0)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在线缆(100)外侧的外屏蔽环(20),所述外屏蔽环(20)包括主环体(21),所述主环体(21)一端沿径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211),所述主环体(21)另一端沿径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21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2)一端与主环体(21)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体(21)靠近第一限位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10),所述主体外壳(10)具有供线缆(100)穿入的安装孔(11),所述线缆(100)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子(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0)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在线缆(100)外侧的外屏蔽环(20),所述外屏蔽环(20)包括主环体(21),所述主环体(21)一端沿径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211),所述主环体(21)另一端沿径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21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2)一端与主环体(21)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体(21)靠近第一限位凸起(211)一端沿轴向凸出的设置有多个弹性爪体(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环(20)还包括副环体(22),所述副环体(22)通过多个联结臂(23)与主环体(21)相连接,所述主环体(21)与副环体(22)同轴设置且主环体(21)的外径大于副环体(22)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环体(30),所述限位环体(30)套设在外屏蔽环(20)上且一端与限位台阶(12)抵接,所述限位环体(30)朝向限位台阶(12)一端设置有多个限位开口(31),所述限位台阶(12)朝向限位环体(30)一端凸出的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1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天益白淳予雷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毅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