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分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78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0
本技术公开了光纤分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推块、连接夹、分线接口、主线光纤、固定块和导线板,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保护装置,将主线光纤深入保护壳中,经过夹块深入到固定块当中,随后向下按压活动块,使活动块对夹块进行挤压,使夹块对主线光纤进行夹紧,卡块进入到保护壳内壁的凹槽进行固定,随后转动转柄,转柄转动时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齿条进行移动,齿条移动时深入到凹槽中使连接器主体进行固定,通过此设置使主线光纤在和连接器主体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在拆除连接器主体外壳使操作简单,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同时对于主线光纤和连接器的固定更加方便和牢固,提高了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具体为光纤分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当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而远优于线缆、微波通信的传输,已成为通信中主要的传输方式。

2、光纤分线连接器在使用时,需将光纤主线的端口与连接器相连接,通常需要将连接器外壳拆除才能够对内进行连接,此方法过于的繁琐,无法实现便捷的进行安装连接,且将光纤主线与连接器相连接时,通常使用螺栓与螺纹配合将光纤主线锁紧,往往在转动时手动不方便将螺栓转紧,从而容易导致光纤主线脱落,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光纤分线连接器,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光纤分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推块、连接夹、分线接口、主线光纤、固定块和导线板,所述推块固定于连接器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纤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1)、推块(2)、连接夹(3)、分线接口(4)、主线光纤(5)、固定块(6)和导线板(7),所述推块(2)固定于连接器主体(1)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夹(3)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的左右两端,所述分线接口(4)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的顶端,所述主线光纤(5)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的后端,且向前延伸至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固定于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后端,所述导线板(7)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8)包括保护壳(81)、夹块(82)、滑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1)、推块(2)、连接夹(3)、分线接口(4)、主线光纤(5)、固定块(6)和导线板(7),所述推块(2)固定于连接器主体(1)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夹(3)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的左右两端,所述分线接口(4)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的顶端,所述主线光纤(5)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的后端,且向前延伸至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固定于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后端,所述导线板(7)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8)包括保护壳(81)、夹块(82)、滑动槽一(83)、活动块(84)、活动槽(85)、卡块(86)、连杆(87)、滑动槽二(88)和闭合机构(89),所述保护壳(81)固定于连接器主体(1)的后端,所述夹块(82)设有两组,且均设置于保护壳(81)的内部,所述夹块(82)的后端设置于滑动槽一(83)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一(83)开设于保护壳(81)的内部前端,所述活动块(84)通过转轴与保护壳(81)的顶端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槽(85)、卡块(86)、连杆(87)和滑动槽二(88)为一组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设有两组并以活动块(84)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槽(85)开设于活动块(84)的左端,所述卡块(86)通过转轴与活动槽(8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飞丁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友毅汇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