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749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由纳米纤维素纤维与核壳聚合物粒子组成,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经自由基引发聚合: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0.2‑20重量份,软单体20‑120重量份,硬单体3‑40重量份,引发剂0.5‑3重量份,水100‑60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来源多样,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内壳层可以是生物质或者石油基,外壳层可增加核壳粒子的成型性、功能性,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纳米纤维素纤维作为反应性乳化剂负载于核壳聚合物粒子上具有优异的增强效能,因此可同时实现聚合物增韧增强,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包装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壳聚合物粒子,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核壳聚合物粒子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通过乳液聚合而获得的一类结构化的复合粒子。由至少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组成,显示出双层或者多层结构,其性质由核、壳两部分组成材料共同决定。核壳聚合物粒子结构可控性强,通过调控粒子的尺寸、掺入量、核壳比及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可以改善基体的性能,在聚合物树脂增韧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软壳层的存在,增韧聚合物的强度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难以实现韧性和强度的同步提升。

2、基于以上事实,本专利开发出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利用纳米纤维素纤维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以实现增韧聚合物强度的提高。专利cn 110423434 b与cn 201510362426.6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硬核(淀粉)-软壳(聚丙烯酸乙酯)粒子,用于增韧聚乳酸,结果发现,聚乳酸的韧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强度明显下降。所以本专利将改性的纳米纤维素纤维均匀负载于核壳聚合物粒子,使其兼具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增韧和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原料选自棉浆粕、木浆粕、竹浆粕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氯仿、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吡啶、吡咯、乙二胺、三甲胺以及三乙胺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原料选自棉浆粕、木浆粕、竹浆粕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氯仿、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吡啶、吡咯、乙二胺、三甲胺以及三乙胺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为含双键的酸、酰胺、硅烷偶联剂、异氰酸酯以及含双键的环氧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纤维改性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软单体包括衣康酸、油酸、富马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酸、衣康酸脂肪酯、油酸脂肪酯、富马酸脂肪酯、亚油酸脂肪酯、亚麻酸脂肪酯、十一烯酸、十一烯醛、香茅醛、香茅醇、乙酸香茅酯、粘康酸、粘康酸酯类、月桂烯、柠檬醛、橙花醇、十一烯酸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乙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一崔攀束兴娟毕胜胜崔国士赵红英张蕊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