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碳非离子型稠油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745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氟碳非离子型稠油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含非离子表活可聚单体、易聚单体、氟碳表活可聚单体和引发剂的原料混合反应,得到氟碳‑非离子型聚合物稠油降粘驱油剂。非离子表活可聚单体、易聚单体、氟碳表活可聚单体摩尔比为(0.005~0.015):(0.01~0.05):(0.01~0.03),引发剂量为整体单体质量的0.6~1%。反应条件包括:温度60~65℃,时间4.5~5.5h。本申请提供的耐高温氟碳‑非离子型聚合物稠油降粘驱油剂具有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憎水、憎油特点,具有低粘附性和良好的渗透润湿性,驱替物模实验的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提高油藏岩石水驱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氟碳非离子型稠油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稠油乳化降粘法的技术核心是乳化降粘剂的性能,降粘剂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和稠油开采过程中能够使得油水形成稳定分散状态,可以有效提高油田开发效率。稠油乳化降粘剂的主要降粘有效成分是非离子表面活性结构,包括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等,耐温性较差,基本在150℃左右就失去活性。日益复杂的高温地质环境、应用越发普遍的蒸汽热力开采,都对稠油降粘剂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面上常见的稠油降粘剂主要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药剂,虽然表面活性剂成分之间的增效作用可以一定程度提高药剂的降粘性能。但不能解决非离子结构高温失活的问题,并且复配药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时常出现色谱分离现象。由此看出,具有耐高温性、油水分散稳定的稠油降粘剂的研发,是乳化降粘技术中的重要课题。

2、降粘剂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成分在高温下失活是降粘剂不耐温的主要原因,在提高降粘剂耐温性能的工作中,一类是采用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辅剂,形成复配药剂,以表活剂之间的增效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活可聚单体、易聚单体、氟碳表活可聚单体的摩尔比范围为(0.005~0.015):(0.01~0.05):(0.01~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用量范围为所述非离子表活可聚单体、所述易聚单体和所述氟碳表活可聚单体总质量的0.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65℃,反应时间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活可聚单体、易聚单体、氟碳表活可聚单体的摩尔比范围为(0.005~0.015):(0.01~0.05):(0.01~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用量范围为所述非离子表活可聚单体、所述易聚单体和所述氟碳表活可聚单体总质量的0.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65℃,反应时间为4.5~5.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陶震赵莎莎马玉吴文炜王耀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锋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