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748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子站端区域自动气象站部署的气象传感器中的气象数据,作为第一气象数据信息,对第一气象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获取第二气象数据信息,将第二气象数据信息通过由子站端的MQTT客户端直接传输至台站端天擎系统的消息数据接口,作为第三气象数据信息,对第三气象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获取气象数据的监测结果,本申请通过基于MQTT对气象数据进行传输,使得气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全程无缝衔接,简化了数据传输流程,实现了系统的集约化,在站点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可首先利用监控信息进行远程诊断,大大提高了技术保障效率,减少了台站维护人员的维修强度和“跑空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具体说是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河南省建成了由12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54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站网,使得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点间隔平均距离小于5km。

2、现有的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流程和网络架构要求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需由各子站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传输至省级数据中心站,由数据中心站进行数据包校验解码落地后再编制成标准数据报文文件上传至省级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再由“天擎系统”完成数据分发和入库,整个流程传输时延较长,中间节点较多,制约了全流程传输时效的提高,增加了系统维护成本和难度。

3、为实现多型号、多种观测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格式的统一,区域自动气象站输出数据包中就包含了大量无用数据或占位符,造成数据传输时占用大量数据流量和网络带宽;且较大数据包在网络不稳定时,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误码和错包情况,最终造成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故障频发、数据传输质量较低。

4、区域自动气象站多布设在野外无人环境,不完善的观测环境造成站点故障率较高,制约了观测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获取区域自动气象站部署的气象传感器中的气象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或气象数据变化阈值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或气象数据变化阈值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获取区域自动气象站部署的气象传感器中的气象数据,作为第一气象数据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获取区域自动气象站部署的气象传感器中的气象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或气象数据变化阈值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或气象数据变化阈值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获取区域自动气象站部署的气象传感器中的气象数据,作为第一气象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气象数据信息中包括数据类型、时间戳、传感器id、采集数值、地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mqtt的气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区域自动气象站部署的气象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阳元保军刘磊靳莉君马赛飞张鸿伟张莉夏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河南省气象档案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