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736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CO<subgt;2</subgt;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ZnGaO<subgt;x</subgt;/SAPO‑34双功能催化剂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催化剂的CO<subgt;2</subgt;转化率低、CO选择性高、低碳烯烃收率低、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功能催化剂对CO<subgt;2</subgt;的转化率能够稳定在25%以上,并将低碳烯烃的收率提升至11.06%,连续反应60h后催化剂仍保持较高活性,稳定性良好。制备的水滑石结构的ZnGaOx氧化物中氧空位的浓度与CO<subgt;2</subgt;化学吸附量达到最大值,有利于CO<subgt;2</subgt;的吸附与活化,提升CO<subgt;2</subgt;的转化率与低碳烯烃的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制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co2排放量与日俱增,温室效应变得愈发严重,由此引发了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一系列气候与环境问题。通过co2氢技术,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co2的排放,还能够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这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2、在传统技术路线中,co2经co中间体通过费托合成反应来制备低碳烯烃,产物遵从asf分布,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受限。而采用双功能催化转化路线可以避开费托合成对于产物分布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低碳烯烃的选择性。目前,co2加氢制低碳烯烃使用的双功能催化剂主要包括fto催化剂与酸性分子筛构建的双功能催化剂,以及co2制甲醇催化剂与mto催化剂构建的双功能催化剂。

3、尽管fto催化剂能够通过加入碱金属助剂、载体等方式来提升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但始终难以突破asf分布模型中56.7%的理论极限,而非目标产品的甲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为碳酸铵或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硝酸锌与硝酸镓的原子比为4~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PO-34分子筛的重量与混合金属盐溶液的体积比为0.1g~0.5g:50~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和沉淀剂的体积比为1:0.5~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为碳酸铵或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硝酸锌与硝酸镓的原子比为4~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po-34分子筛的重量与混合金属盐溶液的体积比为0.1g~0.5g:50~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和沉淀剂的体积比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和平梁洪唐建华陈显坤袁浩王倩蒋雯丽蔡润东吴焜马刚喻荣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